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部分,三國之雲動乾坤,炒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交給吳懿,可見其心,這也讓本地豪強看到向雲的誠意,以後對向雲安排也不會陽奉陰違。
而永昌郡、益州郡、牂牁郡、雲南郡,合稱南中四郡,這四個地方呢,比較特殊,哪裡特殊?自然是因這四地生活著無數少數民族,這四地的民風非常彪悍,所以,為了能鎮得住場面,向雲便派遣了擅長帶兵的將領去鎮守。
張任自不用說,雖然年輕,但身為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一代名將,肯定差不到哪去。
至於黃權?向雲回到成都才知道,原來黃權竟然就是當日在青羊觀遇到的那個書生。
黃權,字公衡,巴西閬中人,三國時蜀漢將領,後歸曹,黃權年輕時為郡吏,後被州牧劉璋召為主薄,曾勸諫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因而被外放為廣漢長,後劉璋戰敗,才降劉備,被拜為偏將軍。
透過歷史記載,向雲知道黃權是個文武雙全的將領,即能治政,又能帶兵,可謂不可多得的人才,向雲也知其名,來到成都後,還曾派人打聽無果,不料卻因當初的機緣巧合,現已透過自己設下的聚賢館,成了麾下幕僚。
當向雲見到黃權時,當真是喜不自禁,沒有廢話,直接給與重任,任命為一郡之守。
對此,黃權自是感激涕零,雖然益州郡偏僻,但相比於以往的不得志,向雲的看重令他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感動。
況且,向雲任命他為益州郡太守也並非外放,而是另有任務。
向雲任命黃權、張任為益州、牂牁這兩個看似不重要的地方為太守,看似外放,其實不然,向雲讓二人去此為太守也不過是暫時,並且交給二人一個任務,同樣也是考驗。
向雲的目的很簡單,二人在歷史上的都是聞名將領,但目前畢竟都是剛出仕不久,經驗匱乏,讓二人去這兩個偏遠區域為一郡之守,有磨練的意思,但向雲最終目的,還是希望二人能儘快做出一番成績。
南中四郡少數民族居多,這段時間因為有著向雲的政策,現目前南中四郡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關係已經和善很多,但異族之間矛盾深厚,短時間還是難以修復,向雲深知二人能力不弱,派二人去也是有著修復各民族關係的想法。
其中,最主要的是,向雲想讓二人在四郡招募新兵進行訓練,而招募的物件,正是這群少數民族。
向雲可知道,歷史上諸葛亮曾招募了一批少數民族為兵組建了一支軍隊,名為無當飛軍,攻城拔寨,非常厲害。
如此強兵,向雲自然喜歡,向雲知道,在四郡中少數民族其實不少,高達百萬之眾,招募個數萬強兵簡直輕而易舉。
這次董卓入川,呂明就從永昌派人帶來了數萬少數民族軍隊,這群人雖然沒有什麼經過訓練,紀律配合都很差,但向雲卻看到了,在與董卓大軍交戰時,這支兵馬的戰鬥力非常高,與同樣是新兵,且經過正規訓練的漢族軍隊相比也差不了太多。
特別是在山地作戰時,這些少數民族更是上山下坎迅速,作戰非常勇武。
向雲深知,在接下來一年裡,是他埋頭髮展、訓練新兵的時候,所以,這群民風彪悍、能征善戰的少數民族,自然成了向雲最好的招募物件。
張任、黃權二人得知向雲的目的後,自是大為興奮,對向雲能將如此重任交到自己手中,更是感激。
二人知道,向雲這麼做無疑是給了二人一個機會,一個統兵的機會,若二人真的能從中建立起一支兵馬,並完成訓練,那這支兵馬成長起來後,二人無疑便是這支兵馬的統帥了,這讓二人如何不興奮?
何為亂世?財富、權利,啥都是虛的,只有兵權,才是真的!
第七十六章 益州戰終
初平二年,七月,益州歷經兩月的戰爭終於平定下來。
這場益州爭奪戰,最終以徵西將軍向雲首先擊敗劉焉取得先機,後擊潰董卓,將其圍於寨子山而結束。
就在世人皆以為此次董卓在劫難逃時,卻不料李儒竟卑鄙的以劉翊為籌碼,在寨子山下與徵西軍整整談判三日,總算換得了董卓的苟延殘喘,徵西將軍答應釋放董卓回長安。
不過,作為戰敗一方,怕死的董卓卻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
董卓帶來的十萬大軍,被徵西軍盡數擊潰,逃的逃,降的降,算是讓董卓多年積累的威名掃地,無惡不作的大魔王,也總算遭到懲罰。
而向雲,因戰敗董卓,收穫頗豐。
先不談向雲收降了多少俘虜戰利品,僅董卓作為戰敗一方,首先必須答應向雲,無條件釋放劉翊一家及蔡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