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部分,三國之雲動乾坤,炒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且要從這兩條路攻打長安,那距離可就有點遠了,等你率兵繞過去,黃花菜早涼了。

因此,董卓撤回長安,基本上也就是縮小了戰線,將兵力集中到了潼關,而諸侯,則是擴大了戰線,這一消一漲,雙方若是再戰,董卓的勝算就更大了。

況且,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諸侯是大漢死忠的情況下。

然而,諸侯可不是什麼大漢死忠,又怎會冒險對付董卓呢?擊敗董卓,他們又能得到多少好處?什麼樣的利益呢?

在天子之下,除了個別特殊的官職外,官位最大的也非三公莫屬了,而聯軍若是徹底擊敗董卓,恐怕也就袁紹能混個大將軍級別,位同三公的官職。

而諸如其他各路諸侯,他們本身便已是各地行政的最高指揮官了,即使擊敗董卓,能得到的最大利益也就是回去繼續做他的土皇帝,無非是官職大一點而已,然而,如今漢鋼失統,地方割據,即使得到那個虛名官職,等回去後,地盤同樣需要自己帶兵爭奪,既如此,還不如早些回去爭奪地盤,何必花時間,冒著危險去徹底擊敗董卓呢?

而李儒,明顯便是看破了這點,利用這些,為董卓出了這麼一個計策,即能避開聯軍鋒芒,還能瞬間將聯軍瓦解,這,便是李儒的厲害之處。

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讓大家明白,其實,在諸侯聯軍中,最想擊敗董卓的,反而是袁紹,因為,這樣他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既如此,那面對向雲、曹操提出的追擊董卓這個選擇時,袁紹為何不同意呢?這並非袁紹傻,相反,袁紹很聰明,他心中同樣也明白諸侯的心思,即使他下令讓諸侯追擊,恐怕諸侯也會以各種理由推辭,到最後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導致聯軍瞬息間崩析瓦解的情況,這,自然是袁紹最不希望看到的。

袁紹不願出兵,他也存在另一個心思,那就是繼續維持聯盟,這樣,他的盟主位置,也能做得更久,而小皇帝?就讓他見鬼去吧。

。。。。。。

而曹操,則看明白了這個道理,也是因此,在見到諸侯皆不願出兵追擊董卓時,他站了出來,即使知道一萬對幾十萬那毫無懸念的勝算,他依然站出來,選擇繼續追擊董卓,這樣做,曹操也是在巴結袁紹,為以後的道路,做下鋪墊。

袁紹一看,心中頓時在想,還是曹操與我站在同一條線上,是最值得信賴的朋友,亦是因此,在曹操走的當日,袁紹這鐵公雞才捨得拿出五千兵力出來。

而除此外,追擊董卓還有個好處,那便是落下一個好名聲,即使他曹操追擊失敗,在天下人眼中,他曹操也是一個真心愛國,忠於漢室、國家的人,而這,也是曹操選擇追擊董卓的最後一個目的。

不過,本來曹操的打算也就是做做樣子,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當然,若真能乘機救出小皇帝,那也是不錯的,只不過,曹操明顯沒有料到,李儒會給他準備這麼大一個驚喜,讓他損兵折將不說,還差點把自己給搭了進去。

與曹**起來,向雲的眼光與見地便落入了下風,因為,向雲追擊董卓,一是出自於氣憤,二也是想落下個好名聲而已,至於巴結袁紹這點,向雲便未考慮到。

甚至,在向雲心中,還有著靠著這些人馬,徹底擊敗董卓的心思呢,來自後世的向雲,與董卓接觸過幾次,董卓並不怎麼顯山露水,也導致向雲對董卓抱有一種有色眼光,對董卓,向雲心中也有著一股來自於內心深處的鄙夷及輕視。

而這一切,向雲恐怕也是受了後世各種影響,特別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給向雲心中留下關於董卓的印象實在太過深刻,那便是一個肥頭大耳,胸無點墨的蠢貨,其實,董卓並不蠢,相反很聰明,甚至是老謀深算,只不過是其脾氣、性格令人有些難以恭維,如若不然,董卓將會是一個很可怕的對手,然而,這一切,皆有李儒在身邊,隨時提醒董卓,也因此,能接納李儒意見的董卓,彌補了他自身缺點,讓董卓變得,更加不好對付。

而後來董卓失敗,亦是因為,董卓在化解掉諸侯聯軍的危機,坐擁長安之後,隨著年齡增長,心中野心逐漸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欲安享晚年般的態度,再沒有了爭奪天下的心思,也因此,董卓本性逐漸暴露,脾氣更加暴躁,就連李儒的話,董卓也不再聽從,也是因此,為董卓被殺埋下禍根,當然,這一切都是後話。

除了董卓,就連袁紹,在羅貫中筆下,也是被其為了突出劉曹孫三人,而故意貶低了。

也是因此種種,向雲在一路大勝,幾乎從未經歷過失敗後,即使向雲一直在提醒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