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香港電影夜與霧,公主站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不關己的依賴委託竟然豁出性命去幫忙,充分點明為鬥法而鬥法的本末倒置推展,最後完場前的字幕告解“邪不勝正,以‘巫術’為害者終歸要受到正義之神的擊毀”,儼然就是一場諷刺。而去到續集《魔》(1983),就更加令人不寒而慄,儘管電影仍保留“邪不勝正”的結局安排,但高飛飾演的陳雄在對抗魔道的過程中,魔道力量的無遠弗屆顯然才是正色。事實上,早在《鬼眼》(1974)中已充斥無政府主義色彩,當中他既對科技表示不信任態度(陳思佳飾演的美容師因配隱形眼鏡才被鬼魂附身操控),而對憑所謂的法師驅魔之說更嗤之以鼻(法師出手反而遭鬼靈奪命),結果一切只有自求多福。而在他的名作之一《邪》(1980),陳立品為全裸的綺華(陳思佳飾)寫上神符固然是經典片段,但結果展現的卻是無鬼的世界,一切以秀英的孖生姊妹(恬妮分飾兩角)裝鬼嚇人來完事,先前煞有介事的神婆驅鬼也頓時成為空洞的指涉,淪為導演自我戲謔的裝置設計。

二、無政府主義宿命論

即使脫離靈異世界回到人間領域,桂治洪同樣貫徹對權力的不信任態度。《成記茶樓》(1974)中的探長(佟林飾)固然陰險狡詐,但《憤怒青年》(1973)中的阿昌(王鍾飾)寧願捨命去浴血報仇,也不把重任交付警方,可說更加決絕。如果《成記茶樓》中的無政府主義太過明顯,茶樓中的“治外法權”容易惹人嫉妒,令各方勢力無法視而不見縱容苟活,那麼就算在把警方塑造成正面形象的作品中,導演都難以隱藏背後若即若離的懷疑態度。在《香港奇案3——老爺車縱火案》(1977)中光頭神探雖然可以破案,但關鍵仍繫於自動獻身舉報化成汙點證人的線人,一眾警員不過遵循線報行事;而在《屍妖》(1981)裡破案的張處長(王戎飾)其實對案情的來龍去脈也一無所知,始終被表面的疑團牽著鼻子走,直至兇手因財失義動殺機斬下蘭姑(恬妮飾)的頭後,還是要靠他自剖逐一解破迷霧因由。

而最完整地呈現導演世界觀,莫過於代表作《萬人斬》。過去透過不同型別的作品,桂治洪早已明示從草根視角出發,無論如何只會成為權力舞弄下的犧牲品,甚至在色情片範疇下的《女集中營》(1973)也莫不如是。小人物既遭靈異魔道播弄,即若於現實領域中強化自己異化反抗(可以《憤怒青年》的阿昌或《蛇殺手》中由甘國亮飾的流浪青年為代表),最終也只會徒勞虛空收場。而作為強者的正邪鬥爭,事實上也早已編寫於宿命程式中——《萬人斬》中冷天鷹(陳觀泰飾)及範金鵬(谷峰飾)的黑白對立,恰好說明個人力量根本無法動搖或挑戰背後整個暗黑秩序,就算前者把真正的劫金人皇城總管刺殺亦無補於事,能夠成全的就只有雨夜血戰的浪漫悲劇美感。那是在宿命約制下的咆哮嘯叫,也可看成為導演看待自己身處電影工業中的隱喻投射。然而也正如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男性統治》(Masculine Domination,2001)所指出,對男性價值的頌揚背後,往往很容易發現存在一種巨大的脆弱性,擔心被集團所認可的常規排擠出去,說到底就是源生於對自身的恐懼而發。桂治洪於現實中的懷才不遇情意結,乃至反映於作品中盡皆過火盡是癲狂的無政府激情風格,恰好折射出在電影業界中可以怎樣存活下去的憂慮。事實上,在訪問中他也明言曾往多明尼加共和國探索移民之路(《南國電影》262期,1980年1月號),可礙於除了拍戲別無所長才作罷。此所以狂氣橫溢的背後,正好承載了桂治洪對電影宿命的寄託,也選擇了用凌厲偏激的影像,來掩飾自身的脆弱本色。

第13章 在“後我的機器人女友”時代重省《追擊八月十五》

自從看過郭在容的《我的機器人女友》後,我一直對馬偉豪及鄭保瑞的《追擊八月十五》(2004)念念不忘,這一出數年前的cult片彷彿重新又得到了一次等待審視的契機。'墨齋小說:。。'

在《我的機器人女友》中,機器人綾瀨遙是未來的次郎送回來給眼前次郎的禮物,因為現實上當晚次郎在餐廳中應該被子彈擊中,從而變得要在輪椅上度過餘生。機器人回來的目的就是改變歷史,此所以後來才有她在馬路上拯救遇上危難的小孩,同時亦要以神奇女俠的形象,攻入由變態罪犯操控的學校,把罪犯懲戒以及救出被困的一眾學生等情節出現。反之,在《追擊八月十五》的構思中,機器人陳美玲(蔡卓妍飾)回來的目的,就是要確保歷史不被更動,她要確保何若智(鄭中基飾)在八月十五準確逝世,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與情人

冷如冰

少爺,別太放肆

西門線上

對酒當歌

天馬行空

孔子密碼

猜火車

紅嗩吶

炒作

請不要在組織裡談戀愛[綜鬼滅]

天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