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章 被嚇出病的李文忠,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
看著自己的這個徒弟,陳景恪非常的欣慰:
“你的天賦果然很高,才只是一年的時間,就能將理論知識掌握了七七八八。”
“現在缺的就是實操了。”
“到了太原那邊好好幹,等回來你在外科方面就能超過我了。”
朱橚謙虛的道:“都是老師教的好,和您比起來,我才只是學到一些皮毛罷了。”
“也就是您將心思用在了別處,否則哪有我追趕的份兒。”
作為學生他自然知道,自家老師對外科手術的瞭解,還停留在理論方面。
實操甚至不如才學了一年的自己。
不過他並未因此就自以為了不起,反而更加佩服陳景恪。
才十四歲,就學到如此多的高深學問,堪稱是全才。
正因為要操心的東西太多,才沒時間專研外科手術。
也才有了自己超越的機會。
現在他的追求可是很高的,要當張仲景、孫思邈一般的醫家聖人。
既能治病救人,又可以功成名就,想一想他都覺得興奮。
對陳景恪那更是發自內心的感激。
要不是陳景恪收自己為徒,傳授如此高深的醫術,恐怕自己還在蹉跎人生。
在外人眼裡,依然是好奇技淫巧的親王,在父母眼裡是愚蠢不堪造就之人。
可以說,是陳景恪改變了他,成就了他。
感受到來自弟子的尊敬,陳景恪心中非常的開心。
對這個徒弟他也是一萬個滿意。
有天分,有耐心,有善心,還熱愛醫學,簡直就是為醫學而生。
相信他能將華夏醫學推向一個全新高度,完成自己無法完成的夢想。
船隊逆流而上,在開封地界朱橚帶領他的團隊下船,北上前往太原。
陳景恪繼續逆流而上,在潼關進入渭水前往關中。
只是渭水河道實在太崎嶇難行,差點沒把陳景恪的胃汁給顛出來。
果然,不親自體會一番,就不知道古人為何會做出很多奇怪的操作。
之前他一直很疑惑,明明有渭水連通黃河,隋唐時期為啥還要開挖廣通渠?
兩條水道靠的很近,功能重複,不是浪費人力物力嗎?
現在終於知道了。
這要是靠渭水搞漕運,關中幾百萬人早就餓死了。
只可惜廣通渠是人造的河流水勢平緩,這也意味著容易淤積,需要定期維護。
隋唐廣通渠早就被淤平了。
現在進出關中,要麼就走陸路,要麼就走渭水。
嚴重阻礙了陝西和外界的溝通,制約了關中的發展。
所以,必須找機會重新將廣通渠給挖通。
到時候長安就算無法恢復漢唐盛況,也必然會迎來又一春。
一路到達長安,陳景恪終於見到了朱標。
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實在太憔悴了,整個人也瘦了好幾圈。
見到他,朱標倒是很高興:
“景恪,我這身體太不爭氣了,還要勞煩你跑一趟。”
陳景恪嘆道:“這都是臣該做的,倒是殿下的狀況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在我印象裡,您不應該是這種不顧後果之人啊。”
朱標看了一眼旁邊的萬民傘,嘆道:
“我心裡有愧啊。”
陳景恪說道:“那就更應該保重身體,將國家治理好,不要再讓舊事重演。”
“作為儲君,我相信您比我更明白這個道理。”
朱標點點頭,說道:“道理誰都懂,可又有幾人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呢。”
陳景恪大致明白了朱標的狀態,他已經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在哪,還試圖調整。
但已經陷入了情緒,無法自己掙脫。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心理醫生了。
可惜陳景恪只是泛泛的學過心理學,並沒有深入研究。
能察覺到朱標的狀態,卻不知道該怎麼治療。
不過辦法也不是完全沒有,還有一個釜底抽薪之法:
“殿下是時候離開陝西了,在這裡您很難走出自己的情緒。”
“離開這裡,去外面走一走,很快您就能恢復正常。”
朱標點點頭,又搖頭道:“我知道,但眼下還不能走。”
“只有親自將二弟留下的爛攤子收拾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