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 小冰河期到了啊,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來:

“繼續說回正題,為何唐朝中葉以前,河套和晉陝之地還水草豐美,之後就突然荒漠化了呢?”

他自問自答道:“因為過度開墾。”

“漢武帝時期,大漢從匈奴手中奪回河套,陸續從中原遷徙百萬人去墾荒……”

“河套成為了大漢的馬場和糧倉……”

“隋唐一統之後,也往這裡遷徙了大量百姓開墾……”

“但直到此時,河套和晉陝之地,還被草原和森林覆蓋。”

“黃河裡的泥沙遠不如今日這般多……”

“唐朝承平百餘年,人口激增……新增人口就需要更多的土地養活。”

“於是,河套的草原、晉陝的森林,全部被改造成了農田……”

“農田保持水土的能力,自然不如草原和森林……”

“而且農田還要輪耕,在輪休的那一年,和荒地無疑,又進一步加劇了荒漠化……”

“如此,經過兩百年的開荒耕種,河套和晉陝之地徹底荒漠化……”

“之後黃河就徹底失控了,每隔年就要進行一次大的治理。”

朱雄英下意識的問出了一個問題:

“那在這裡種樹種草,是不是就能解決水土流失問題?”

陳景恪點點頭,又搖頭道:“對,但很難。”

朱雄英不解的道:“為什麼?”

陳景恪搖搖頭,說道:“這個咱們稍後再說,先說說黃河當前的問題。”

“工部的治黃疏你也看了,有何想法?”

朱雄英撓了撓頭,道:“我現在滿腦子都是種樹,沒有別的想法。”

“哈哈……”陳景恪忍不住笑了起來:

“就算我們要在那裡種樹種草,也是長遠計劃,解決不了燃眉之急啊。”

“黃河隨時都能氾濫,必須要想辦法將它控制住才行。”

朱雄英不好意思的道:“我……我覺得他們的方法挺好的啊。”

“一邊透過此法緩解黃河水患,一邊在上游種樹,不就能解決問題了嗎。”

這孩子,是離不開種樹了。

希望以後大明不要多一個種樹天子。

“黃河奪淮入海的後果很嚴重,工部的法子就是飲鴆止渴,遺禍無窮。”

朱雄英虛心的道:“請景恪解惑。”

陳景恪指著地圖,說道:“淮水能成為四瀆之一,是因為它擁有獨立的源頭和支脈……”

“也就是說,它是一條獨立的水系。”

四瀆就是黃河、長江、淮水、濟水。

擁有獨立源頭,獨立水系,最終匯入大海,謂之瀆。

“黃河的水量比淮水要大的多,淮水河道不足以承載如此大的水量。”

“這也是黃河奪淮入海後,水患頻發的一個主要原因。”

“多餘的黃河水,會湧入淮水支流,巨量的泥沙在支流淤積。”

“用不了多久,淮水的支流會徹底消失……”

“這也意味著,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淮水,將徹底消失。”

“就算將來黃河迴歸故道,淮水也回不來了。”

朱雄英還不能意識到,淮水消失意味著什麼,但潛意識裡卻知道,這不是什麼好事。

陳景恪繼續說道:“淮水的事情先不提,只說眼前。”

“等到這些支流被泥沙淤平,全靠狹窄的淮河水道,如何容納如此巨量的黃河水?”

“所以,工部利用淮水支脈,分流黃河水的策略,就是飲鴆止渴。”

“用不了十年……或許只要五年,黃河下游將徹底失控。”

這不是陳景恪胡謅,而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

一開始利用淮水支脈分流黃河水,效果很好。

然後沒幾年這些支脈全部被淤平,治理黃河就只剩下最後一條路,加高河堤。

不停的加高,一直加到決堤改道。

還好,後來有人發明了束水攻沙,緩解了這個問題。

強行支撐到清朝晚期,黃河徹底失控,重回故道。

黃河是迴歸故道了,但淮水水系遭到徹底破壞,大部分河流都被堵塞。

小雨澇,大雨淹。

整個淮水中下游,徹底成了洪澇區域。

直到二十一世紀初,人工整理水系,才解決這個問題。

可以這麼說,黃河奪淮入海就是一場徹徹底底的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