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6章 無題,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讓他們有所收斂,我覺得傳開了也無妨。”

朱元璋無奈的嘆道:“咱知道你們倆個是怕咱處罰他,才故意這麼說的。”

“放心,這個狗屁契約論還沒觸及到咱的底線。”

“但也已經接近咱的底線了,若他再敢說什麼激進的話,咱可能真的忍不住要收拾他了。”

馬皇后和朱標也鬆了口氣,終於給勸下來了。

他們真的就願意接受契約論嗎?

別鬧了,自己當百姓的時候,自然願意接受。

可現在他們是皇族,天命論最大的受益者,怎麼可能會砸自己的飯碗。

之所以沒有生氣,是因為此事只有他們幾個人知道,沒有傳出去罷了。

而且,這套理論用來警示自己,確實不錯。

之後朱元璋將朱雄英和陳景恪都叫了過來,嚴厲的道:

“將你們叫來的原因,你們應該知道吧?”

兩人自然知道,肯定和契約論有關。

朱雄英擔憂不已,雖然嘴上說會添油加醋,實際上是真害怕老朱生氣,將陳景恪給治了。

看了看皇祖母和父親,才稍稍放心一些。

大家都在,反而出不了事情。

陳景恪一顆心,也是七上八下。

再一次試探朱元璋的底線,不知道會得到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深吸口氣,按捺住緊張情緒,說道:

“知道,因為契約論。”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哼,你還知道啊。若非皇后和太子替你求情,咱現在就恨不得將你打死。”

陳景恪反而鬆了口氣,看來這次懲罰不會太嚴重:

“謝陛下不罪之恩,謝娘娘、殿下救命之恩。”

朱元璋嚴肅的道:“還記得咱們的約定嗎?這個契約論咱很不喜歡。”

陳景恪回道:“臣知道,所以並不打算外傳。”

“告訴太孫,只是希望能給他警示,讓他勤政愛民做一個好君主。”

朱元璋神色稍霽,說道:“還算你知道輕重。”

這時陳景恪突然說道:“陛下可還記得,故事裡大禹的部下,為何支援夏啟奪權嗎?”

朱元璋神色一動,似乎想到了什麼,但面上卻冷喝道:

“有什麼話就直說,不要拐彎抹角。”

陳景恪回道:“因為大禹的部下,也不願意大權旁落。

“他們希望子孫能繼承自己的權勢,所以才支援夏啟奪權。”

“如此就可以靠著擁立之功,和帝王家族一起永享富貴。”

“臣也是一樣的,也希望自己的子孫能永享富貴。”

“臣娶了公主是外戚,將來若有機會能封爵,陳家更是要與國同休。”

“只有大明強大昌盛,陳家的富貴才能得到保障。”

“所以,臣又怎麼可能會自掘墳墓呢。”

一席話說的殿內幾人都不禁頷首。

這番話才符合人性,符合他們對人性的認識。

是人都有私心,陳景恪豈能沒有?

為什麼要下嫁公主給他?不就是想用聯姻栓牢陳景恪嗎。

為什麼他沒有處罰陳景恪?

不正是因為他確信,已經將陳景恪栓牢了嗎?

理是這麼個理,但有些警告的話還是要說。

朱元璋臉色好轉了許多,說道:“你心裡有數就行,有些話不要亂說。”

之後又再次叮囑他們,千萬不要把契約論傳出去,才讓他們離開。

等兩人逃也似的離開,他才對馬皇后兩人說道:

“現在你們滿意了吧?”

馬皇后笑道:“好重八,胸懷越來越寬廣了。”

朱標卻若有所思的道:“陳景恪連這樣大逆不道的理論,都敢告訴雄英,豈不正說明他沒有防範我們嗎。”

馬皇后也認同的道:“以他的聰明,肯定知道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

“但凡有一點防範之心,是肯定不會說這些的。”

朱元璋冷哼一聲道:“若非如此,我豈能輕饒了他。”

——

陳景恪和朱雄英兩人,一路回到自己的住所,才露出如釋重負之色。

朱雄英正色道:“以後說話小心點,別什麼都往外說,我能接受別人不一定能。”

“我可以包容你,別人不一定啊。”

陳景恪心下很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