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藍玉竟成嘴替,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他更希望的是有一份報紙,將這篇文章網上一登,那才叫熱鬧。

但這玩意兒太危險了,老朱不一定會同意。

而且自己的班底還太薄,現在還不適合搞。

就在陳景恪不知道的情況下,李祺也上了一封奏疏。

不是檢舉陳景恪的,而是在為他開脫。

將工地的艱辛一點不落的寫了下來,然後講述為了防止疫病,朝廷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但依然爆發了好幾場疫病。

又講了陳景恪到來之後,是如何的深入病人中間,如何的悲天憐人。

還講了陳景恪是如何發現蚊蟲害人,為了減輕役夫的痛苦,毅然決然的剃髮。

反正在他的奏疏裡,陳景恪都快成聖人了。

所作所為也都是為了百姓……

如果陳景恪看到這份奏疏,肯定懷疑這個世界,是不是還有個和他同名同姓的人。

不出意外,剃髮之事在應天引起了軒然大波。

已經有人迫不及待的,將不孝的帽子扣在了陳景恪他們的頭上。

朝堂之上,不少大臣站出來彈劾,要求罷免陳景恪、白英等人的官身。

但跳出來的基本都是小官,以及御史臺的部分御史。

大多數官吏都持觀望態度。

徐達、李善長等大佬,都老神在在,沒有任何發言的意思。

就連最應該站出來捍衛禮法的禮部尚書任昂,都沒有發表任何看法。

朱元璋表情不變,掃視群臣,問道:

“咱問諸卿一個問題,有沒有誰從未理過發?”

群臣不發一言,因為所有人都理過。

頭髮是一直在生長的,不理髮那還不拖到地上去了。

那些方才還彈劾陳景恪的人,頓時感到大事不妙。

早就憋不住的藍玉更是當場跳出來,說道:

“回陛下,臣每年都會理兩三次發,就算在軍中也從未間斷。”

“在軍中長髮實在太礙事了,臣早就想剃掉了,只是缺少陳伴讀這樣的勇氣。”

“現在陳伴讀做出表率,臣已經決定了,回府就剃成短髮。”

“不光臣要剃,家中所有男人都要剃成短髮。”

“日後臣要是領軍出征,也會要求所有將士們剃短髮。”

他站出來支援,眾人都不覺得奇怪。

以他的性格,要是不站出來支援,那才有問題。

只是他的支援貌似有些過火了。

竟然要自己理髮,還要求家中男丁,以及出征將士理髮。

熟悉藍玉性格的人都知道,他不是在開玩笑,而是真的能做得出這種事情。

這下很多人都坐不住了,紛紛跳出來表示反對。

“天下豈有強迫人剃髮之事,實在有悖人倫……”

藍玉反駁道:“天下豈有強迫人不許剃髮之事?”

有官吏道:“蓄髮乃祖宗之法也,豈能輕改?”

藍玉質問道:“是哪個祖宗說的必須留長髮?我為何從未聽說過?”

“且方才你們不是說,剃髮有違孝道嗎?現在怎麼又扯到禮法去了?”

“你們反對人剃髮,到底是為了孝道,還是為了禮法?”

“我藍玉沒有讀過書,哪位來給我說道說道?”

一席話懟的眾人啞口無言。

他們自己那一套邏輯根本就站不住腳,理髮這是事實存在的事情。

你一邊理髮,一邊喊著剃髮不孝,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然後又改口蓄髮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這簡直是連臉都不要了。

但他們這一招,也只能用來欺負欺負老百姓而已。

用來對付藍玉這樣的悍將……信不信藍玉敢當面揍他們一頓?

用道德的大帽子隨意給人定罪?

至少朱元璋當政的時候,儒生們還不敢那麼狂妄。

藍玉站出來,他的一群部下自然也站出來表示支援。

而且一群沒讀過啥書的武將,竟然在嘴皮子上,將一群文官給壓制的死死的。

其實這群武將們翻過來覆過去就兩句話:

你們理不理髮?

哪個祖宗哪本書說過不能剃短髮?

可就這兩句話,將對手所有的辯駁之言都堵的死死的。

面對這怪異的一幕,大家的心情都有點奇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