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章 永除草原之患?(六百月票加更),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倒是我有些小氣了。”

朱元璋笑道:“現在咱大明唯一的敵人,就是北元。”

“他們就算獲得了製作之法也沒用,草原上可找不到這麼多材料。”

“再說,咱巴不得他們修城呢。”

“修了城他們就不捨的走了,只能留下和咱們正面作戰。”

“這樣反倒是好辦了。”

中原王朝和草原遊牧民族作戰,最大的問題不是打不過,而是找不到人在哪。

伱主動出擊,人家四散躲避。

你撤退人家就聚集起來攻打你。

陳景恪想了想,說道:“陛下,有了水泥築城,我倒是有個不錯的對付北元人的辦法。”

朱元璋立即就來了精神,問道:“什麼辦法?”

朱標和朱雄英也好奇的圍了過來。

陳景恪拿起一根木棍,在地上畫了起來:

“將草原分成一個個的格子,讓歸順的北元部落,居住在這些格子裡,不允許擅自離開。”

“朝廷在靠近河流的地方,修築城池派遣官員,就近管理這些部落。”

“還可以遷徙漢人,在城池周圍居住開墾農田……”

朱元璋思索道:“辦法是不錯,可也等於是讓北元部落,獲得了休養生息的空間。”

“一旦他們壯大,就有聯合起來反叛的危險。”

陳景恪說道:“陛下考慮的甚是,不過也能解決。”

“分拆,朝廷規定每個部落的人口上限,人數超過了就分拆。”

“將拆出來的人,遷到遠遠的地方定居。”

“讓他們一輩子,都無法聯絡到原來的部落。”

朱雄英插話道:“還可以將他們遷到大明腹地,和漢人混居。”

“說漢話,寫漢字,穿漢衣……用不了多少年,就能被同化。”

朱元璋大喜:“好,格子安置加分拆之法一出,北元將再不復為禍矣。”

朱標想的更多,說道:“困擾中原王朝數千年的草原隱患,有可能要在大明手裡,徹底解決了。”

眼見這個法子或許可行,幾人都變得非常興奮。

圍在一起商量更多的細節。

很快就有了一個大致的方案。

當然了,事情肯定不會那麼簡單。

在敵人的腹心之地修築城池,一不小心就會弄巧成拙。

要做到萬無一失,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不過這些細節問題,自然由專門的人去設計完善。

最後,朱元璋說道:“此法暫時保密,不要洩露出去。”

“等這次的革新完成之後,再著手實施。”

眾人都知道事情的輕重,紛紛點頭。

朱標又在應天呆了幾天,瞭解了變革的程序之後,就再次離京前往洛陽。

本來他是想多呆一段時間的。

現在材料還沒有到位,洛陽那邊還在平整土地。

新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正式動工,他去了也沒用。

有了混凝土情況就不一樣了,很多材料都需要調整。

比如糯米的需求量就降到了最低。

古代為了保證城牆的質量,會用糯米湯當粘合劑。

該說不說,這玩意兒確實好用。

缺點是代價太大了。

糯米的產量本就低,修城牆的用量又大。

僅僅是這一項,就佔據了總投入的很大一部分。

關鍵是糧食寶貴,修城多用一點,百姓就少吃一點。

說城牆是用錢堆起來的,一點都不誇張。

而現在有了混凝土,糯米基本可以省下來了。

朱標離開之後,陳景恪和朱雄英又恢復了往日的忙碌。

白天學習處理政務,晚上回家做總結。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陳景恪終於將《洪武算經》檢查完畢。

沒有任何問題。

他長出了口氣,終於完事兒了。

之後就將書呈給朱元璋。

朱元璋早就知道此事,並沒有多說什麼,直接下旨刊印五千冊發行天下。

在變法的大背景下,《洪武算經》的成書,並未引起什麼動靜。

畢竟只是一本算書而已,不被重視很正常。

除了陳景恪,此時還沒有人意識到,這本書在科學界意味著什麼。

算經的事正式告一段落,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