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步子不能太大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步子不能太大,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的表情變得非常嚴肅認真,一開始只是想找個由頭,噁心一下那群儒生。
弄出一個聖賢廟也就算了,沒想到又弄出一個司法體系來。
這就由不得他不重視了。
作為底層百姓出身,坐到皇帝位置的人,他太瞭解基層的情況了。
案件的審結率有多低,實在是沒眼看。
跟陳景恪接觸久了,他學到了很多東西,眼界也開闊了許多。
對陳景恪經常說的一句話,感觸非常深:
權力討厭空白。
朝廷管不到的地方,很快就會有別的勢力插足,填補空白。
案件審結率低,也同樣會給這些勢力滋生的空間。
天長日久,這些盤根錯節的地方勢力,就會反過來掣肘朝廷。
司法體系能不能動搖儒家的根基,他暫時還看不到。
卻能看得出,這是在填補一片空白區域。
提高辦案效率,擴大朝廷在地方的影響力。
削弱地方勢力的增長,同時還能分地方主官的權。
可謂是一舉多得。
越琢磨,他就越覺得這個想法好,實在太好了。
“這個司法體系,你提的非常好,之前所有人都忽略的一個問題……”
“而且讀書人也都會支援此法,推行幾乎不會遇到阻力。”
大明一百五十府,一千一百餘縣,全加起來又增加了一兩千的空缺。
算上配套的吏員,就更多了。
挖空心思想出仕的讀書人,自然是支援的。
而且這一次增加的,可不是八九品的芝麻官,而是五品到八品都有。
就算是對官吏,也有極大的吸引力。
相當於是又多了一條升遷路徑。
唯一可能心存不滿的,可能就是地方主官了,畢竟他們被分了權。
所以朱元璋提出了一個不同的意見:
“將司法官置於行政主官之下,品級也低半級,就能降低他們的牴觸情緒了。”
陳景恪連連搖頭:“萬萬不可,司法必須獨立於行政系統之外。”
“否則這就不是削弱地方主官的權力,而是增加他們的權力。”
他沒有說必須保持司法的獨立性之類的話。
這種概念對老朱來說有點過於超前了,抓住分權這個要點,更能說服他。
“況且,我們建立司法體系,也是為了培養法家。”
“若司法系統一直受儒家壓制,無法保持獨立,那法家永遠都站不起來。”
朱元璋摸了摸鬍鬚,不確定的道:“司法系統真的能復興法家?”
“法家可不只是律法,用你的話來說,它是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
“包含方方面面,司法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僅靠司法系統,還遠不足以復興法家吧。”
陳景恪問道:“陛下是不是以為,是儒家擊敗了諸子百家,從而完成了一家獨大?”
朱元璋疑惑的反問道:“難道不是嗎?”
陳景恪搖頭道:“不是,諸子百家不是被擊敗的,而是自我崩潰的。”
“當只有儒家門徒才能做官時,天下人為了權為了利,紛紛拋棄自己信奉的學問,選擇學習儒學。”
“一門學問沒有了學徒,縱使它再優秀,也只有消亡一途。”
朱元璋沉吟片刻,點頭說道:“確實如此,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陳景恪繼續說道:“再說回司法體系,司法官的升遷全看案件審結率,和對大明律的理解情況。”
“為了當好這個官,為了升遷,他們會深入研究大明律。”
“一群人天天研究律法,早晚會接觸到法家思想。”
“而司法體系,相當於是創造一個不用學儒學,也能做官的機會。”
“到那時,法家思想自然而然會復興。”
“等儒生們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時候,已經晚了。”
“司法體系已經成型,併為世人所接受,不可能因為他們的意見就廢掉。”
“只要朝廷不低頭,給司法系統來個大換血。”
“儒生再強,拿法家也毫無辦法,只能看著他們成長。”
“正如漢武帝時期,實力更加雄厚的道法墨三家,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儒家大興。”
“不過這個過程會比較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