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章 什麼重要?,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開國之初,往往是新傳統形成的時期。

打著傳統的幌子,對陳景恪來說根本就沒用。

或者說,傳統這倆字,對朱元璋沒有任何約束力。

他更在乎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只要不威脅皇權,又利國利民,他肯定會支援的。

儒生的反對?

胡惟庸案殺了幾萬人,趙瑁案又殺了幾萬。

有勳貴,有官僚,有讀書人,有大地主……就是沒有幾個普通人。

這麼多權貴官僚被殺,大明國祚照樣穩如泰山。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某些事情很重要,只是我們將其想的太重要了。

實際上,它並沒有那麼重要。

這個道理,是陳景恪在推廣剃髮的過程中,想明白的。

也是他同意方孝孺的計劃,搶在遷都前,全力在河南推廣短髮的原因。

接下來的幾天,他表現的很平靜,沒有一點焦慮的樣子。

每天在船頭看看風景,和徐允恭探討一下兵法,日子過得相當愜意。

而他的這種表現,在徐允恭看來,就是臨大事而處驚不變,這是能成大事的性格。

心中對他更加的佩服。

回來是逆流而上,所以多走了兩天才到達開封。

陳景恪沒有下船,只是讓人給方孝孺送了一封信。

告訴他一切順利,按照計劃行事。

而後繼續前行,去往洛陽。

到達鄭州地界的時候,能感覺到河面上往來的船隻增多。

運載的基本都是各種物料。

不出意外,應該是送往洛陽的。

越是靠近洛陽,船隻就越多。

等到達孟津,河面上排滿了大小船隻。

作為新都,自然不能隨便什麼船都能進,需要接受檢查才行。

這道關卡就被放在了孟津。

這裡是伊洛河和黃河的交界處,只需修建一道水閘,就能控制船隻通行。

而且還不影響黃河自身的航運,可以說非常方便。

陳景恪乘坐的是官船,自然不用和商船一起排隊。

找到負責水面秩序的官吏,亮明身份之後,直接就透過了閘口。

之後一路來到洛陽,見到了一片規模龐大的工地。

新都到了。

看著這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工地,陳景恪心中非常的激動。

親眼見證一座新城的修築,且還親自參與的選址和設計,這種成就感實在難以為外人道也。

也因此,他對這座洛陽城,有著天然的親切感。

徐允恭也同樣非常的興奮,說道:

“我之前去過鳳陽皇城,那裡的規模遠不如洛陽城啊。”

陳景恪笑道:“鳳陽皇城是按照三十萬人的規模修建的,而且還未建成就停工了。”

“洛陽城可是按照百萬人規模修建的,兩者自然沒有辦法做比較。”

徐允恭讚歎道:“我之前只聽說,新都是按照百萬人規模修建的。”

“只是沒想到,竟然如何宏偉。”

“雖然才只起了一圈牆基,我已經看到修成後的樣子了。”

陳景恪說道:“修成後比你想象的還要宏偉無數倍。”

兩人發表了一會兒感慨,就啟程去拜見朱標。

在官吏的引領下,很快就見到了朱標本人。

他的面板比以前黑了許多,但身體壯碩了許多,目光炯炯有神。

顯然在這裡他過的很不錯。

想想也是,修宮殿哪需要他這個太子親自負責。

只需要抓個總,具體工作自有別的官吏負責。

而且躲在這裡,也等於是躲開了朝堂紛擾。

每天少了勾心鬥角,耳朵根子也清淨。

他來這裡,與其說是監工,不如說是來休養生息的。

當然,這也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本意。

自從知道朱標得了高血壓,兩口子就沒少操心。

生怕他太過勞累,導致病情加重。

乾脆就藉著修新都的名義,讓他到洛陽這裡躲躲清淨。

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雙方見過禮之後,朱標看著徐允恭的寸頭,有些驚訝的道:

“沒想到魏國公竟然決定親自下場了,這可不符合他一貫的作風啊。”

徐允恭恭敬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