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章 把褲子脫了再說話,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藍玉向來是雷厲風行,那天退朝之後,回家就讓人找來理髮師,給自己弄成了寸頭。
這可把他的那些姬妾給嚇壞了,生怕他想不開出家當和尚。
瞭解事情的原委之後,才將心放回肚子。
然後,自然是非常的支援。
她們可都等著陳景恪回京之後,再給藍玉開點秘藥呢。
說起來也怪了,自從那兩個姬妾懷孕,到現在就再沒有別的姬妾懷過。
放在前世,這並非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
藍玉那是年齡大了,小蝌蚪的量和活性都有點欠佳,自然不易讓女子受孕。
連吃一個多月的生蠔,再加上禁慾,稍微提高了小蝌蚪的活性。
後來停了藥,生蠔也不經常吃了,又慢慢的恢復成常態。
但這個年代的人並不明白這些。
她們只看到,藍玉吃了一個月藥就懷了倆,不吃藥一個都懷不上。
可不就是秘藥起作用嗎。
陳景恪啥都沒做,神醫招牌的含金量增加了好幾成。
那些還沒懷上的姬妾,可不就是天天盼著他回來,再給開點秘藥。
自然不願意因為一些‘小事’,得罪陳景恪。
別說是家中男丁剃髮,身上毛全剃光她們都沒意見,只要能讓她們懷孩子。
所以,很快永昌侯府所有男丁,都成了寸頭。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和尚窩子。
而且藍玉還號召所有部下,是他藍玉的兵,就都剃成短髮。
於是,十幾位勳貴一夜間全成了短髮。
正所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剃了短髮的人,就想把別人也拖下水。
然後越來越多的人或是自願,或是被迫,都剃了短髮。
不知不覺間,京城短髮的人越來越多,平時走在大街上都能看到幾位。
尤其是上朝的時候,幾十個短髮官吏往那一站,很是顯眼。
這可深深刺激到了某些文官脆弱的心。
立即就有人彈劾他們,衣冠不整上朝,是對陛下的大不敬。
藍玉等人自然不服,俺們冠冕衣物穿戴的整整齊齊,哪裡衣冠不整了?
然後反過來參了一本,說這些人汙衊忠良,讓皇帝為他們伸張正義。
朱元璋多雞賊了,自然是和稀泥,雙方各批評兩句就讓他們退下了。
下朝後,那些文官終於忍不住了,紛紛將自己寫的文章拿出來。
還號召自己的學生,一起寫文章批鬥。
不過他們也吸取了教訓,不敢再將頭髮和孝道聯絡在一起。
而是抓住禮法、傳統來說事。
髮型事小,禮法事大。
若不能防微杜漸,終將禮樂崩壞……
一夜之間,應天府的輿論就轉變了。
從原來的討論要不要剃髮,變成了清一色的批判。
儒生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這只是表面,準確說這只是在士林。
最底層百姓心中的那桿秤,依然在搖擺不定。
他們認為儒生說的有道理,幾千年傳下來的老規矩,豈能說改就改?
可他們心中也清楚,短髮真的能減少疾病和痛苦,是在救自己的命。
在禮法和自己的健康之間,百姓自然知道孰輕孰重。
之所以沒人敢剃,還是畏懼禮法。
這些儒生的文章,被徐達打包送給了陳景恪。
陳景恪看過之後,笑了:“這群腐儒還沒蠢到家,知道避重就輕。”
方孝孺不屑的道:“也夠蠢的,不將頭髮和孝道繫結在一起,僅靠禮法他們輸定了。”
一旁的李祺看著談笑風生的兩人,有些無法理解。
大半個士林都在罵,可他們不但不以為意,還像是打了勝仗一般。
難道禮法二字還不夠嚴重嗎?
不過他什麼都沒說,李善長給他寫了一封信,對他的奏疏表示了讚揚。
並告訴他,繼續保持這樣的節奏。
維護好和陳景恪的關係,但不參與禮法之爭。
這本來就是他的打算,得到父親的支援,做起來就更加沒有心理負擔了。
陳景恪和方孝孺可不是無腦樂觀,而是真的很高興。
在古代,孝道才是最無解的。
你就算是有一萬個理由,在孝道面前都不值一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