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皇權不下縣?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章 皇權不下縣?,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死,馬皇后也還活著。
朱標……額,雖然身體出了點‘小’問題,但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好的。
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可以放心大膽的佈局。
不用再擔心前世碰到的難題。
所以,他很希望藍玉能有子嗣,對此事也非常上心。
幾次叮囑陳景恪,一定要想辦法幫幫永昌侯。
“以藍玉對子嗣的重視,若他真能生出兒子,必視伱為大恩人。”
陳景恪打趣的道:“他的大恩人應該是太孫才對,畢竟太孫可是用國運龍氣,替他擋了天譴的。”
提起那一番操作,朱雄英也很是得意。
當時他並未多想,下意識就說出了那番話。
現在想想,確實是神來之筆。
看著得意洋洋的二人,朱元璋心中非常的欣慰。
才這麼大,就能聯手將藍玉這樣的悍將,耍的團團轉,大明後繼有人啊。
尤其是兩人的關係,更是讓他滿意。
這不禁讓他想起了徐達和常遇春。
徐達有帥才識進退,能明瞭自己的心意。
很多時候倆人只需要一個眼神,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
這也是他最信任徐達的原因。
這種信任包含兩方面,一是忠心,二是能力。
相信他不會背叛自己,更相信他出手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常遇春則是他最喜歡的部下。
胸懷大志,性情直爽,不改初心。
很多人功成名就之後,往往會變的比較惜身。
唯有常遇春,即便身居高位,依然每戰身先士卒衝鋒陷陣。
而且也同樣不爭不搶,很少惹事。
說起來,兩人相識的過程也算是一件趣事。
常遇春帶著老婆、小舅子藍玉來投,朱元璋一看這貨拖家帶口,就覺得他造反的態度不端正。
造反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買賣,你應該將老婆和小舅子安排好再來。
現在一看就知道,是為了混口飯吃才來的。
再加上之前常遇春是當土匪的,就更看不上了。
這種人,俺老朱不要。
常遇春也不是一般人,你不要都不行,我非跟著你不可。
就死乞白賴的跟在朱元璋後面。
老朱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狗皮膏藥。
攆又攆不走,說了也不聽,殺了又怕亂了人心。
那是真無奈。
沒多久朱元璋發動渡江戰役,在攻打採石磯的時候,被守備森嚴的元軍數次擊退。
這時常遇春駕駛一艘小船衝入敵陣,以一己之力站穩腳跟,為後續大軍登陸創造了條件。
老朱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頓時就知道自己看走眼了。
於是常遇春成功入夥。
而這一番誤會,反而讓兩人的關係增進更快。
只是可惜,物是人非啊。
常遇春早早就病逝了。
徐達不想參與朝爭,選擇外出帶兵。
本來李善長也算半個至交,也因為胡惟庸一事,變得離心離德。
現在咱也是……
哦,不對,咱還有皇后,所以咱不是孤家寡人。
想起自己媳婦,朱元璋心裡就樂呵起來。
些許傷感,也瞬間消失。
再看看陳景恪和朱雄英,只希望你們能始終如一,善始善終。
不要學我們……
不過,確實有點想念天德了啊。
想到這裡,他心中一動想起一件事情,連忙問道:
“景恪,軍制改革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需要一位大將坐鎮京師才行,你覺得將天德調回來如何?”
“軍中將領都服他,且他本人又通政務,知道該怎麼配合朝廷改革。”
陳景恪心道,您老人家都這麼說了,我還能說啥。
更何況,這麼大的事情,您有必要問我一個小小的,太孫伴讀的意見嗎。
不過朱元璋考慮的也確實有道理,雖然理論上軍方更喜歡軍功爵制,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這麼大的事情,還是穩妥著來比較好。
徐達作為軍方第一人,有他坐鎮,可確保不會出問題。
“陛下英明,臣也以為有魏國公在,可保萬無一失。”
“就是不知道,北平那邊的情況如何,他能不能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