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章 軍功爵制,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景恪說道:“其實軍制沒必要弄的太複雜,也沒必要想太多新花樣。”

“縱觀歷史,不論王朝初期使用的是何種兵制,都會變成單純的募兵制。”

“我們只需要尊重客觀事實,就足夠了。”

朱元璋失望的道:“直接採用募兵制嗎?”

“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募兵的容易吃空餉,且戰鬥意志都不甚強。”

陳景恪說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但募兵制勝在靈活,出了問題更容易調整。”

“只要出一個有軍事才能的將領,就可以確保朝廷擁有一支十萬人左右的精銳。”

“能不能力挽狂瀾不好說,至少能幫朝廷維持住局面。”

當整個系統全部爛掉,那就是真的沒辦法了。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制度都沒什麼用。

朱元璋也不得不認同,這話確實有道理。

朱標也是同樣的想法,既然早晚都要進入募兵制,乾脆從一開始就這麼搞。

免得給後人留下一個不可收拾的爛攤子。

這時,福清公主疑惑的道:“只要獎賞足夠,募兵的戰鬥力也可以很強呀。”

“漢朝不就是靠著募兵,打出了大漢天威嗎。”

朱元璋愣了一下,好像確實如此。

朱標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咳。”朱雄英乾咳一聲吸引大家的注意力,露出一口白牙道:

“秦漢初唐的軍隊戰鬥力強,與軍制並無太大關係,而是因為軍功爵制。”

“立了功就有相應的封賞,自然是人人奮勇殺敵。”

“初唐時期唐軍戰力冠絕天下,以少勝多的案例數不勝數。”

“但因為唐高宗好虛榮,大肆封賞導致勳爵氾濫。”

“而朝廷手中的土地也越來越少,沒有足夠的土地來封賞功臣。”

“所以從那時開始,除了少數精銳,大部分唐軍戰力就開始下滑。”

“到了安史之亂以後,戰鬥力就更低下了。”

“甚至出現了,和藩鎮一起演戲給皇帝看的事情。”

“究其原因還是軍功爵制徹底崩壞的結果。”

“當兵打仗不再是改變身份的途徑,僅僅是為了吃餉銀而已。”

“餉銀才幾個錢,值得拼命嗎?”

“況且死了連餉銀都沒了,朝廷許諾的撫卹金,能不能兌現都是未知。”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還能奢望他們奮勇殺敵。”

“所以咱們在這裡討論軍制毫無意義,不如想想怎麼建立一套可行的軍功爵制。”

說完得意的看著眾人。

朱標很是驚訝,這話是我兒子說出來的?

朱元璋挑了挑眉頭,對陳景恪說道:“這是你教他的?”

陳景恪也同樣很驚訝,搖搖頭道:“我只和他說過秦朝軍隊為何強大,後面還沒來得及說。”

沒說過,那就是他自己總結出來的。

得到這個答案,老朱心中狂喜:“哈哈……好好好,咱的乖孫果然聰明。”

“這一番分析太有見地了,超過了大多數人。”

福清公主也很意外的看著這位大侄子,知道他聰明,沒想到竟然聰明到這種程度。

這一番認識和剖析,就沒有幾個人能比的上的。

朱標見不得兒子得意,說道:“小聰明罷了,若無景恪提點,你能發現這些?”

朱元璋不樂意的道:“放屁,你怎麼就沒想到呢?”

朱標被噎得好半天說不出話來。

不是,您老人家這麼溺愛孩子,真的好嗎?

朱元璋笑呵呵的問道:“乖孫,伱方才也說了,唐朝就是因為爵位氾濫。”

“又拿不出足夠的土地封賞有功將士,才導致唐軍戰力下滑。”

“若我大明也採用軍功爵制,如何杜絕這個問題呢?”

朱雄英攤手,道:“為何要杜絕?再好的制度,都經不住不屑子孫敗壞。”

“唐太宗何等英明神武,給子孫留下了深厚的家底。”

“可才駕崩幾年啊,就被唐高宗給破壞的七七八八了。”

“要不是張柬之等人,恐怕就此亡國也不無可能。”

“一代人就做一代人的事情,只要我們自己堅守好這些制度就可以了。”

“至於以後軍功爵制會不會崩,那就看兒孫自己的怎麼折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