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兩個億啊兩個億,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祺謙虛的笑了笑,就皺眉問道:“遷都和黃河改道都是大事,同時進行恐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啊。”
李善長點頭認同,隨後敬畏的道:“若你知道陛下的佈局,就不會這麼想了。”
李祺好奇的道:“哦,不知陛下如何佈置?”
李善長問道:“你就沒有想過,遷都和黃河改道這兩件事情,為何會同時出現嗎?”
見他還是疑惑不解,就說道:“你想想,黃河迴歸故道,對洛陽有何影響。”
李祺頓時就明白過來,現在想從洛陽走水路去北平,需要先南下,然後在進入大運河再改道北上。
一來一回多走了上千里路。
而且現在大運河的水,整體是往南流的。
船走大運河北上,就是逆水行舟,需要的時間更長。
黃河迴歸故道之後,黃河以南的河段,水流依然向南。
黃河以北的河段,水流會改變流向,變成向北流動。
到時候從洛陽去北平,一路都是順水行舟,更加省時省力。
可以說,黃河迴歸故道,直接把洛陽的交通盤活了。
現在遷都和黃河改道,兩件事情同時出現,不可能僅僅是巧合。
再回想最近幾個月,關於黃河改道的輿論,明顯是有人操縱。
能操縱京城輿論的,只能是皇帝。
那麼皇帝的目的是什麼?
答案已經寫在題面上了,為遷都服務。
順便還能造福山東百姓,能讓淮水流域恢復正常。
可謂是,一石不知道多少鳥之計了。
想到這裡,李祺震驚的道:“嘶……陛下好高明的佈局。”
李善長說道:“你以為陛下的謀劃就只有這些嗎?”
李祺驚訝的道:“還有?”
李善長這才將軍戶修新都的計劃,說了出來:
“既不用消耗民力,還往洛陽摻了沙子……”
“我懷疑陛下準備對軍制下手,若猜測為真,那陛下此舉的目的就更不單純了。”
李祺眼睛有些發直,現在只是聽你講解,我腦子都有些轉不過來彎了。
陛下是怎麼做到這種佈局的?
李善長似乎覺得兒子受到的震撼還不夠,又或者他自己也憋了一肚子話,想找人傾訴。
又說道:“還有寶鈔新政,也會惠及新都建設。”
“營建新都花費巨大,人力只是其一,各種材料才是大頭。”
“國庫根本就沒有那麼多錢糧,來支撐新都營建。”
“但寶鈔新政的順利施行,卻解決了這個問題。”
“幾個月前,金鈔局就上奏朝廷,新鈔缺口巨大。”
“以全國需求來算,再發行億貫,都不夠用。”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他們準備在兩年內發行三億貫寶鈔,第一期發行三千萬貫。”
寶鈔新政事關國家錢糧根本,金鈔局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大家關注。
這件事情李祺自然也是知道的
此事聽父親提起,他點頭道:
“我記得此事,陛下認為一次性發行這麼多寶鈔,可能會引起百姓驚慌,所以只批准了一千萬貫。”
“一個月前金鈔局又請旨,要求增發三千萬貫,陛下依然只批了一千萬貫。”
“為此群臣還都稱讚陛下英明。”
李善長搖搖頭說道:“恐怕陛下這麼做不是怕引起恐慌,而是在為營建新都做準備。”
“你想想,現在就相當於陛下手中,掌握著四千萬貫的新鈔,營建新都的錢不就有了嗎。”
“按照金鈔局的計劃,一個月後他們肯定還會上奏,要求再增發三千萬新鈔。”
“到時候陛下手裡就又多出三千萬來。”
“陛下準備兩年內將新都建成,這就意味著,他手中有將近兩億貫新鈔。”
“這麼多錢,他想將新都建成什麼樣子都可以。”
李祺已經徹底聽呆了,陛下的手段,實在太高明瞭。
高的他連背影都看不到了。
難怪能憑藉開局的一個碗,就坐擁天下。
將憋在心裡的話說出來,李善長頓覺心情舒暢了許多。
理智也重回佔領高地,說道:
“我瞭解陛下,這不是他的手筆。”
若他有這種眼光,能做出這樣的佈局,打天下也就用不了這麼多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