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穿越者,陳景恪比誰都清楚,堅船利炮並不是無敵的。

否則前世的中國經過百年沉淪,也不可能重新崛起。

思想有時候比鋼鐵更能武裝一個人。

若沒有正確的思想指導,越努力離目標就越遠。

作為一個醫生,他沒有能力構建一套完整的,適合當下的思想體系。

但他可以引導別人,讓別人去做。

方孝孺是第一個,但絕不會是最後一個。

接下來,陳景恪並沒有進一步深聊。

再說下去太容易出事兒了,要是不小心涉及到屠龍術樂子就大了。

而且也容易對方孝孺造成干擾。

沒有給他講王陽明的心學,也有一部分這方面的原因。

他對心學瞭解也不多,還不知道適不適合方孝孺。

萬一不適合,只會影響他領悟自己的道。

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引到正確的方向,任由他發揮去吧。

方孝孺的人品毋庸置疑,作為讀書人,他是有憂國憂民之心的。

這是一切的基礎。

以後只要他相信唯物論和人民史觀,整出來的思想就不會差到哪去。

而且陳景恪也堅信,一旦方孝孺將這兩個概念丟擲去,必然能吸引到一大批追隨者。

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為生民立命’的仁人志士。

包括當下,願意為了道義赴死之人也不在少數。

到那個時候,他分裂改造儒家的目的就達成了。

就算方孝孺最終悟出的道不甚理想,也無所謂。

只要他將人民史觀和唯物論的概念宣揚出去,就足夠了。

早晚會有人走上正確的道路。

只能說,方孝孺這一步閒棋,確實走對了。

接下來兩人就沒有再聊這方面的話題,轉而說起了近期的事情。

主要是方孝孺說,陳景恪的事情涉及機密,實在不好說。

從他那裡,陳景恪得知了一些京城的輿論風向。

其中陳景恪最關注的就是黃河改道之事。

“現在民間普遍支援改道,北方、淮水沿岸、南方,三地百姓都支援。”

陳景恪心下非常高興,此事已經成了七成了。

“難道百姓就不怕失控決堤嗎?”

方孝孺說道:“怎麼不怕,但黃河最可能在山東地區失控,山東人自己寧願被淹,也希望黃河回去。”

你最危險的山東都不怕,其他地區的人就更無所謂了,反正淹的也不是他們。

陳景恪嘆道:“河南、山東太需要黃河了啊。”

方孝孺頷首道:“現在是沒人能承擔的起失控的責任,事情就此僵住了。”

“其實最大的責任還是在工部,一群尸位素餐之輩。”

“若他們還有一點為國為民之心,早就應該將此事拿到朝堂上攤開來說了。”

“將來就算朝廷真的要施行改道計劃,也要將這群無膽鼠輩換掉,認命一批敢於任事的人方可。”

陳景恪沒有細說,只是道:“相信陛下定有打算……”

方孝孺湊過來,說道:“我不信你一點訊息都沒聽到,給我透漏一點風聲。”

陳景恪頓了一下,連連搖頭道:“黃河迴歸故道這麼大的事情,哪是我一個小小的太孫伴讀能知道的。”

“再說了,你一個翰林編修,操這個心做什麼。”

方孝孺眼睛一亮,臉上也露出喜色,嘴上卻吐槽道:

“不說就不說,就算伱不說我也能猜到,以陛下的雄才大略,早晚會同意此策的。”

之後,兩人就果斷轉移話題,談起了別的趣事。

話題不知不覺就轉到了葉兌和葉雲流身上。

方孝孺譏諷的道:“葉四梅臨了還是沒能把持住本心。”

以前他稱呼葉兌都是尊稱為葉先生、四梅先生。

現在稱呼其為葉四梅,顯然是發自內心的鄙夷。

陳景恪自然知道他說的是什麼,搖搖頭道:

“都是為了兒孫啊。”

方孝孺傲然道:“藉口罷了,真正信念堅定之人,縱使刀斧加身亦不改其志,更況呼兒孫富貴。”

別人說這話,陳景恪肯定會懷疑。

但唯有方孝孺說,他深信不疑。

“那你為何還要收葉雲流為徒?”

方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