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1章 無名宰相,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楨雖然覺得不可思議,但也不是不能接受,仔細想想又覺得理所應當。

作為大明親王,他了解的訊息比外臣更多。

陳景恪都做了什麼,他是很清楚的。

換成自己手下有個這樣的人,自己肯定也會重用。

至於年齡……在能力面前又算得了什麼。

但又一個問題來了,該如何去見陳景恪。

私下拜訪?別開玩笑了。

從地位上來說,陳景恪只是一個太孫伴讀,他是正兒八經的諸侯王。

從親戚關係上來說,陳景恪也是他妹夫。

不論從哪裡看,他去拜訪陳景恪都不合適。

讓陳景恪來見自己?

算了,還是別給自己找刺激了。

這時,還是胡充妃替兒子解決了難題。

“你找個他和太孫在一起的時間去拜訪太孫,不就可以了嗎。”

這樣的機會實在太好找了,陳景恪和朱雄英倆人和連體嬰兒一樣,只要上班基本都在一起。

所以第二天上午,朱楨就見到了陳景恪。

朱雄英對這位六叔還是挺尊重的,見面也是一番稱讚,並表示楚國的建設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儘管開口。

朱楨趁機就說出了自己的問題,要如何配合朝廷。

都沒用陳景恪回答,朱雄英自己就給出了答案:

“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六叔要肩負起這個責任,將大明的標準推廣到整個南洋。”

朱楨頷首表示明白,這玩意兒的用意太簡單了,他自然知道。

“還有別的嗎?”

朱雄英說道:“有,配合淡馬錫的工作,同時監督淡馬錫的一舉一動,定期向朝廷彙報。”

陳景恪強調道:“一舉一動,事無鉅細,全部都要彙報。”

監視淡馬錫,是朱元璋的意思,也是陳景恪自己的想法。

新宗藩體系和帝國計劃,對大明對這個時代,都是前所未有之事。

誰也不知道具體該如何實施。

在實施的過程中,會出現什麼樣的問題,更是無法預料。

陳景恪也是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

為了防止淡馬錫出亂子,就必須要對它施加監管。

錦衣衛、監察使,是明面上的監察機構。

但這遠遠不夠,這兩個群體很可能會和淡馬錫勢力勾結,從而欺上瞞下。

而且在那種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淡馬錫的勢力真出問題了。

就憑錦衣衛和監察使那幾個人,也很難有太大作為。

朱楨不一樣,楚國就在南洋本地,靠近淡馬錫。

他手中有還有軍隊,可以直接出兵。

關鍵是,他是大明的親王,和大明利益一致,不怕他反叛。

可以說,他才是確保淡馬錫不會失控的最後一個環節。

朱楨也不傻,馬上就知道,淡馬錫是朝廷經略南洋的核心。

為何監督他懂,就是怕那裡天高皇帝遠出了亂子。

朝廷還是更相信他這位親王的,所以才讓他監視。

但這個配合說的就太籠統了。

朝廷要在淡馬錫做什麼,他要如何配合?配合到什麼程度?

還好,陳景恪接著就介紹了詳細的情況,最後總結道:

“淡馬錫的作用有兩個,其一扼守麻六甲海峽;其二在南洋推廣、管理寶鈔。”

“搞商業也是為了更好的推廣寶鈔……”

朱楨疑惑的問出了一個很多人問過的問題:“可以直接下令各藩屬國使用寶鈔,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

朱雄英反問道:“如何讓寶鈔流入藩屬國?大明直接賞賜?還是強行用寶鈔購買藩屬國的貨物?”

朱楨下意識的想說,強買咋了,藩屬國還能反悔咋地?

話到嘴邊才反應過來,自己就是被強買的那一個,頓時就將話又給嚥了回去。

“太孫英明,我大明乃宗主之國,自當為天下表率,豈可強買強賣掠奪藩屬國貨物。”

朱雄英差點笑出聲,這臉變的是真快啊。

“所以,透過正常的貿易,將寶鈔流入藩屬國,是大家都能接受的。”

“大明會從藩屬國購買一些貨物,也會向他們出售貨物。”

“如此,既能實現物資交換,補充各自所需,又能讓寶鈔流通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