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無題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6章 無題,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引起了在場人一片笑聲。
不過大家並不慌,也沒有亂找人打聽,而是扎堆的等候著。
果不其然,沒一會兒就有奴僕成群結隊的走過來,挨個尋找自家主人。
不一會兒廣場上人就少了大半。
來接陳景恪和徐達的僕人也到了,兩家這次是真的做了鄰居,宅院都是挨著的。
就在皇城根上,離皇宮非常近。
兩人一起返回,在門口告別各自回家。
一進門,福清就迎了上來。
陳景恪先是說了幾句體己話,然後詢問了父母在哪。
福清回道:“爹孃都是閒不住的人,出門逛街去了。”
陳景恪點點頭,沒有在說什麼。
之後福清帶著他四處參觀。
對這處宅子,陳景恪就只有一個印象,大。
比應天那處宅子大了四五倍的樣子。
轉了一圈,他竟然覺得有點累。
空間大了,東西自然也就多。
比如後花園還挖了一個池塘,從外面的水渠引的活水。
對於這種奢華,他並不是很喜歡,但也知道這是在所難免的。
不說自己的身份,就福清的公主身份,宅院就小不了。
陳遠兩口子一直到下午才回來,見到陳景恪也並沒有太過於興奮。
畢竟才分開沒幾天。
陳景恪問起他們對洛陽的印象,夫妻倆的評價很一致:
大,但太冷清了。
“就那幾條街人多一點,其他地方都是空落落的,半天見不到一個人。”
福清擔心的道:“您二老可別去人少的地方,當心遇到歹人。”
陳景恪頷首說道:“洛陽城的設計人口是百萬人,現在滿打滿算才二十萬人,空一點很正常。”
“等再過幾年人就會多起來的,到那個時候你們就該嫌人多了。”
陳遠搖搖頭道:“哪能嫌人多,人多了才熱鬧……”
——
之後朱元璋挑選黃道吉日,祭拜了天地和宗廟,正式宣告完成遷都。
但事情卻遠不算結束,各個部門都要重新適應環境。
尤其是地方和中央對接的問題,更是需要一點點調整,這些都需要時間。
陳景恪也抽空去了一趟自己的書院。
就在皇城西十五里處,同樣處在伊洛二水之間的一片廣闊土地上。
將書院放在這種地方,可以說是陳景恪野心的一種體現。
他要在這裡打造一座學城。
當然,這都是未來的事情了,眼下這片土地上就只有他的這一座書院。
書院不算大,佔地只有五十餘畝。
內部房屋之類的都已經按照他的要求建好,只要人員配齊就可以開課。
他進去參觀了一圈就離開了。
之後他找到程一民等人,讓他們將形學研究班放在這座書院裡。
同時也會從他們之中,選出一批人當教書先生。
教授學生就要有教材,陳景恪自然不會採用古代這種四書五經。
他直接仿照前世小學弄了四門科目。
語文、算學、自然、歷史。
前兩者就不說了,和前世沒啥大的區別,不外乎就是教人識字、算數。
《自然》主要是介紹一些自然知識,透過這門課程讓學生初步接觸理科。
《歷史》也很簡單,將華夏曆史梳理成一條簡單的線,讓學生初步瞭解華夏文明。
啟蒙完成,才會教授進一步的理科學問。
對於他的計劃,形學研究班的人雖然不解,但也給予了支援。
陳景恪也是一個公眾人物了,很多人都在關注他的資訊。
關於他要開辦書院,教授學生獨門學問的訊息,也不脛而走。
對此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則很好奇他要教什麼。
畢竟他自己的能力是已經獲得大家認可的,如果真的能從這裡學到一些本領,也不失為一個好出路。
於是不少人來打聽,他到底教授什麼學問。
結果傳著傳著,就傳成了他要教人百工技巧之術。
這一下就讓大多數人失去了興趣。
原本對他開辦學堂抱有敵意的儒家讀書人,也徹底放下心來。
對這些事情,陳景恪一概置之不理。
隨他們怎麼想,越是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