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8章 這就是朱雄英,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凱旋儀式已經過去了三天,在朝堂上關於此次事件帶來的影響還在繼續。

或者說,最近幾天朝廷都在圍繞此事運轉。

功臣的封賞,功勳的核準,被俘的北元貴族的安置工作,俘虜的百姓又要如何安置。

這些都需要時間來處理。

但對於百姓來說,事情已經結束了。

參加完凱旋儀式看完熱鬧,大家就各回各家,各自過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大街上討論此事的人群都沒有多少,百姓更多的還是在關心自己的生計。

走在大街上,陳景恪說道:“你也參加過好幾次凱旋儀式了,有沒有察覺到洛陽百姓和應天百姓,對此事的態度差異?”

朱雄英若有所思的道:“應天百姓的熱情更加持久,能討論大半個月之久。”

“洛陽的百姓似乎並不太關注此事,這才三天就沒多少人談論了。”

陳景恪問道:“可知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

朱雄英想了想說道:“應天當了大明二十年國都,百姓更加富庶,有能力和心情去關注生活之外的事情。”

“洛陽才剛成為新都,百姓大多都是新遷來的,日子還沒有好起來。”

“所以他們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而少關注生計之外的事情。”

陳景恪搖搖頭說道:“也不算錯,但這只是其中一小方面,答案其實我以前已經說過很多次了。”

說過很多次了?

朱雄英陷入沉思,良久才試探的道:“認同感和歸屬感?”

陳景恪讚道:“聰明,就是認同感和歸屬感。”

“算上吳王時期,陛下在應天經營了三十年,那裡的百姓都深受陛下恩惠。”

“自然而然的也就心向陛下,對大明也更加有歸屬感。”

“所以大明戰爭得勝,他們才會跟著一起高興,才會一遍又一遍的討論。”

“洛陽百姓大多都是從外地遷徙而來,因為遠離天子,就無所謂什麼歸屬感。”

“誰當天子對他們來說都無所謂,天下是叫大明還是叫大元,對他們並無區別。”

“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對勝利的喜悅自然也就比較平淡。”

這種話可謂是大逆不道,但陳景恪說的自然而然。

朱雄英也完全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就猶如在討論等會兒吃什麼一樣正常。

“朝廷已經採用了種種政策,來減輕百姓的負擔。”

“遠的不說,僅攤丁入畝一項就可以說是遠超歷代的仁政。”

“難道這些還不足以讓他們產生歸屬感嗎?”

說到後面,他語氣裡已經隱隱帶有不滿。

陳景恪嘆道:“有句話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對比,有對比才會顯出差異。”

“大家都窮,反而沒人會說什麼。”

“大家都勉強填飽肚子,有一個人卻能每天能吃肉。”

“大家的日子明明比以前好了,心中卻反而產生了不滿。”

“憑什麼我只能勉強餬口,他能天天吃肉?”

朱雄英鄙夷的道:“這種思想實在是……”

陳景恪擺擺手阻止他繼續往下說:“我們不討論這種思想的對錯,也無需去批判它。”

“我告訴你這些,只是為了讓你知道,這是人之常情,是人的本性之一。”

“道德家可以去批判這種思想,作為君主你要做的不是批判。”

“而是承認他存在,然後學著去利用。”

朱雄英皺眉道:“利用?這種思想如何利用?”

陳景恪說道:“你仔細想想。”

朱雄英喃喃自語道:對比……不患寡而患不均……

想了半天,卻始終不得要領。

陳景恪暗自搖頭,越是聰明的人就越容易掉入自己的思維裡,或者說容易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

眼下朱雄英就是如此。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就在題面上。

“咱們反過來思考,如果周圍人都餓肚子,你每頓都能吃兩塊粗糧餅子,你會不會覺得很幸福?”

朱雄英肯定的道:“那是當然……”

說到這裡他恍然大悟,說道:“我懂了,對比,幸福是對比出來的,歸屬感也可以透過對比產生。”

“百姓並不知道以前的朝代是什麼樣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捕快從喝酒開始

百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