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1章 呂宋,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呂宋,既是一座島嶼,也是一個國家的名字。

同時也是大明對菲律賓群島的統稱。

但此時所謂的呂宋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而是土著部落聚合體。

連部落聯盟都算不上。

最早菲律賓群島還處於原始部落時代,一個村子就是一個政權。

不要覺得原始就公平,恰恰相反,他們之間的關係更加赤裸裸。

村長之類的就是世襲貴族,村民就是半奴僕半奴隸。

這種情況持續了不知道多少年。

直到六七世紀時期,有廣東、福建的華人登島定居。

他們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方式,極大促進了呂宋的發展。

到了南宋時期,更多活不下去的華人背井離鄉下南洋謀生,呂宋就是終點站之一。

隨著華人越來越多,與土著聯姻的情況也頻繁發生。

於是,部落之間開始兼併,最後形成了一個較為鬆散的聯盟。

他們對外自稱是呂宋,向元朝進貢並使用《授時歷》。

元朝末年,南方又有許多人為躲避戰亂下南洋,還有些商人在島上建立中轉站。

朱元璋口中的張士誠殘部,自然也是有的,只是遠沒有他想的那麼多。

滿打滿算也就幾千人。

傳說中的十萬逃民完全子虛烏有。

反正這兩年,大明派往南洋打探訊息的密探是沒有見到,更沒有聽說過。

以前這些移民和大明聯絡還是非常緊密的。

廣闊的中國,既是商品的主要來源地,又是各種奇物的主要消費市場。

這些商人靠著來回販賣,賺取了大量財富。

然而禁海令下達之後,他們就徹底成了孤魂野鬼。

但永遠不要小瞧人們的生存能力,被隔絕在南洋的華人迅速抱團,成為當地舉足輕重的勢力。

因為性格和擅長的能力不同,當地華人總共分成了兩大勢力。

一股是以商人為主組成的,主營業務就是商業。

在被大明拋棄後,主動和當地土著部落結合,迅速融入當地。

另一股則是由張士誠殘部、海盜等組成,他們自己找了一塊地開墾農田定居。

當然,耕田並不是主業,或者說不完全是主業。

他們還兼營另外兩項業務,海盜和收保護費。

商人集團可謂是天然的劫掠物件,所有人都以為雙方的關係會很差,表面上看也確實如此。

但事實上……

看著趾高氣昂離開的一群土著,申季亮憤怒的道:

“這群黑猴子,我真恨不得將他們碎屍萬段……”

許柴佬安撫道:“他們就是為了討要一點錢財罷了,商人以和為貴,能花點錢消災也是可以接受的。”

申季亮有些不滿的道:“許大哥,被這麼欺負,你真的一點都不生氣嗎?”

許柴佬忽然嘆道:“生氣又能如何?我們不過是被母國拋棄之人罷了。”

“在這偌大的南洋就如同無根之萍,只能小心翼翼求生。”

聞言,周圍人瞬間都沉默了。

之前有天朝上國之民的身份,他們在南洋地位很高。

各部落首領、各國國主,對他們都很是禮遇。

洪武十四年,一切都變了。

大明開啟海禁,他們這些在海外謀生的人就成了棄民。

很多嫉妒他們富裕的土著,開始試探的向他們伸手。

一開始只是耍賴碰瓷,後來演變成公然收保護費乃至打劫。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大明或許有萬般不好,可只要他還在發出聲音,就足以保護他們了。

當大明不再發出聲音,他們什麼都不是。

今天他們來這裡貿易,船隻還沒靠岸就被收了好幾次保護費。

本來跑這一趟,能賺取數倍的利潤,現在能盈餘一倍就算幸運的了。

也難怪大家夥兒都很生氣。

申季亮是這群人裡最衝動的人,依然大聲說道:

“怕什麼,退讓只會讓他們得寸進尺。”

“要我說,直接聯絡李首領,集中所有力量狠狠的給他們來一下子。”

“讓這群黑猴子知道,咱們明人也不是好欺負的。”

聽到李首領這個名字,許柴佬臉色一變,呵斥道:

“閉嘴,你想害死大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