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1章 呂宋,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嗎?”

申季亮不服的道:“怕什麼,就是給他們知道了又如何?”

許柴佬苦口婆心的說道:“土人就是忌憚我們明人抱團,所以我們才要裝作和李首領不和,打消他們的警惕心。”

“要是讓他們得知我們有聯絡,必然會對我們出手的。”

李首領叫李奇義,是張士誠水師的一名偏將的兒子。

張士誠戰敗,那偏將帶著十幾條船和幾百號人逃到南洋,後來將家人也接了過來。

李奇義就是那時候下南洋的。

後來就接了他爹的班,成了海盜勢力的首領。

為了降低南洋土著對他們的警惕心,海盜集團和商人集團故意表現的不和。

實際上暗地裡一直保持默契合作。

商人集團為李奇義提供資源和情報,李奇義則暗中替他們解決很多麻煩。

比如有些部落做的很過分,就會讓李奇義他們出手解決。

至於為什麼不聯合起來反抗……

許柴佬繼續說道:“別的不說,只要土人不許我們的船隻靠岸貿易,就能將我們活活餓死。”

“是,我們也可以和李首領他們一樣,以耕地、打漁、劫掠為生。”

“可是你想過這樣的日子嗎?你們誰想過?”

眾人都連忙搖頭,經商多好啊。

申季亮也悻悻的閉上了嘴巴。

許柴佬見眾人都不吭氣了,也就不再說什麼。

但心中卻非常的無奈。

他豈能不知道退縮只會讓對方變本加厲,可他們的人數太少了。

算上李首領他們,加起來也不到一萬人。

除去老幼婦孺,能上戰場的就兩三千人。

靠這些人和當地土著打?

別做夢了。

就那麼點人,死一個就少一個。

就算一路勝利,人沒了又有什麼用?

更關鍵的是,失去了大明這個後盾,他們沒有那個資本和土著做對。

他們是商人,需要和不同的人做貿易才能活下去。

以前沒了土著,他們還能將貨物販向大明。

現在沒了大明,他們只能和土著做生意。

雙方真要打起來,土著只需要不和他們貿易,就能將他們困死。

倒是可以學李奇義他們,自己找個肥沃的小島耕田打漁。

可他們世世代代的都是商人,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

舊業難捨啊。

更何況,經商雖然會被收保護費,可也比種地輕鬆賺錢。

許柴佬也早就看透了盟友的本質,就是一群商人。

別看提起土著大家都恨的牙癢癢,真要開戰一個比一個退縮的快。

正是因為認清了這一點,他才一直當和事佬,能忍則忍。

也正因為對盟友認識太清楚,他更有一種怒其不爭之感。

難怪歷朝歷代都瞧不起商人,確實是有原因的。

他雖然也是商人出身,卻自認為和別的商人不同。

他更懂大義,識大體。

其祖籍泉州,先輩一直從事海貿。

他從小就在船上長大,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

家學淵源又善於管理,處事也較為公道,是年輕一輩裡的頭面人物。

本來他還有種種理想抱負,可隨著朝廷一紙詔書,一切都化為泡影。

他成了大明棄民,就只剩下活著這一個目標。

一開始他也很惱恨大明,這麼大一個國家,竟然被區區倭寇給騷擾的閉關鎖國,將我們這些百姓都給拋棄了。

你還有什麼臉面自稱天朝上國?

真關起門來自高自大,自以為了不起啊?

但隨著時間流逝,吃了太多沒有母國保護的苦,他心中的恨意雖然沒有消失,卻多了一種強烈的期盼。

希望有朝一日大明能取消海禁,能允許他們重為大明子民。

是的,恨意和期盼同時存在。

人心有時候就是這麼複雜。

想到這裡,一個身影不由自主的浮現在腦海裡。

岑信通。

此人兩年前出現在馬尼拉,自稱是在大明犯了罪逃過來的。

南洋很大,但圈子很小。

尤其是在呂宋範圍內,出現任何一個陌生人,許柴佬都能第一時間知道。

他看到岑信通的第一眼,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