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我去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4章 我去,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的就不知道了。
這麼做的原因,自然也是怕引起外面人的不滿,橫生枝節。
徐達作為徐妙錦的父親,自然是知道的。
他找了個機會,邀請陳景恪去家中赴宴。
期間什麼多餘的話都沒說,徐達端起酒杯‘哐哐哐’就是三大杯:
“景恪,啥都不說了,這是伯父我敬你的。”
“我知道你不喝酒,以茶代酒就行……”
陳景恪自然知道他為何會如此,不過也沒有明著說出來,只是道:
“伯父伯母對我家多有照顧,我和徐大哥又情同兄弟,做這些都是應該的。”
之後兩人就將話題扯到別處去了。
徐達說道:“最近幾個月東南沿海尤為熱鬧,百姓無不期待開海……”
“一旦朝廷明旨下達,沿海城市將會爆發巨大的生機……”
“現在我更加理解,陛下為何要遷都北方了。”
陳景恪點點頭,說道:“開海只是第一步,如果後續政策無法跟進,富起來的也只是那幾個沿海城市。”
“朝廷要做的,是用海貿來帶動全國的經濟發展,讓最偏遠地方的百姓都能因此受益。”
徐達說道:“此事我有所耳聞,聽說太子讓金鈔局牽頭,組織各地衙門和大海商洽談收購當地物產。”
“我和永昌侯他們也弄了個小商隊,收購了一批瓷器、茶葉、棉布等物品。”
他說是小商隊著實太謙虛了,總共十幾家權貴,聯合採購了七十餘艘船。
不是他們不想採購更多,而是就只能買到那麼多船。
去年放出風聲要開海,民間的商人本來還有些懷疑。
但很快就發現,官僚權貴們都在購買船隻。
這下他們就再無懷疑,紛紛湧向東南沿海,各大船廠的訂單都排到幾年後去了。
一艘船剛從船塢出來,就直接被裝上貨物等待出發。
現在可謂是萬事俱備,就等朝廷一紙詔書下達。
說起船隊,徐達遺憾的道:“你不參與進來,實在太可惜了。”
“要不再考慮考慮?我們可以勻幾艘船給你,貨物也都是現成的。”
“錢的事情也不是問題,可以先欠著,等貨物賣了再還也不遲。”
陳景恪苦笑道:“謝謝伯父,我對這種事情是真沒興趣,再說我也確實不缺錢。”
他自然知道徐達等人為何要白送他錢,就是想加深雙方之間的聯絡。
但他卻知道,這就是在給自己找麻煩。
他的地位太特殊了,不適合廣交大臣。
和徐達、藍玉等人交好,還是因為他們身份比較特殊。
加入他們的海貿組織,和眾多勳貴產生利益糾葛,就是給自己找麻煩。
眼下確實不會有什麼問題,徐達也是好心,想要回饋自己。
但以後呢?
霍光真的不知道專權的後果嗎?
他比誰都清楚,可他沒有任何辦法。
背後的利益集團會推著他往前走。
皇后許平君的死,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處在他那個位置,沒有造反就已經是難得的忠臣了。
陳景恪不想等到事情無可挽回的時候才去後悔。
從一開始就不要給自己埋禍根。
不想再糾結這個事情,陳景恪就轉移話題道:
“據我所知,南海的某座島嶼上盛產香料。”
“將這些香料運送到極西諸國,價格就能翻數十倍。”
“從陸地去極西諸國,途中要經過許多國家。”
“其中幾個國家實力很強大,阻斷了商路……”
“如果能找到從海洋去極西諸國的航線,就能吃到最豐厚的利潤。”
“如果能壟斷香料貿易,採用飢餓營銷之法,利潤更是大的難以想象。”
飢餓營銷,這一招當年荷蘭人就用過。
香料貿易曾經盛極一時,然而當海量香料湧入,西方人也不是那麼稀罕這玩意兒了。
荷蘭人的倉庫裡一度積壓了幾十萬噸香料,最後只能燒掉減少庫存。
為此他們還發明瞭一個節日,就是在某一天,露天焚燒香料。
後來有人想到一個辦法,擊敗所有對手,禁止私人經營香料生意,以完成壟斷。
然後靠著飢餓營銷,繼續賺取鉅額利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