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0章 來自學生的質疑,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下劫掠,是無法順利熬過這個冬天的。
從四五月份開始,他們就頻繁南下。
只不過當時也速迭兒還忙於穩定內部,南下的兵力並不多。
主要來自於前丞相咬住和前太尉乃兒不花。
他們這麼積極,其實也是為了向也速迭兒表忠心。
只是大明早有準備,他們非但沒佔到便宜,還撞了個滿頭包。
即便如此,大明的邊軍也不敢掉以輕心。
畢竟蒙古人給中原帶來的陰影才過去不久,那種刻骨銘心的痛還沒有消失。
訊息傳回京師,朱元璋等人再次感嘆於陳景恪的智慧。
一次猜中是運氣,兩次就是實力了。
而且還是對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變化,做出的推算,更顯得不容易。
陳景恪自己卻沒有絲毫得意,而是表情凝重的道:
“也速迭兒也是雄主啊,恐怕咱們的蠶食計劃要改一改了。”
在座的都是大佬,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徐達說道:“以也速迭兒表現出來的能力,如果給他成長的時間,恐怕會成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
“必須要趁他還未成長起來,出兵徹底將其擊潰。”
大明休養生息,別人也同樣在恢復實力。
如果也速迭兒能力一般,無法快速完成草原一統,大明完全可以坐山觀虎鬥。
但現在他表現出了超強的能力,就不能給他喘息時間。
必須要趁現在蒙古實力虛弱,一鼓作氣將其徹底打垮。
朱雄英有些慶幸的道:“還好,咱們提前結束了其他方向的戰事。”
“現在只打北元,並不會影響大明休養生息。”
其他人也都是差不多的表情。
大明七千五百萬人口,又有中南半島等地提供糧食。
不用壓榨百姓,也足以支撐在一個方向用兵。
朱元璋也不是猶豫的人,既然必須要打,那就提前做準備。
他立即就下令,軍改先緊著山西和北平來,必須要在秋季結束之前完成。
同時秘密傳令給朱棡和朱棣,加緊練兵隨時做好出徵準備。
是的,這一次朱元璋準備讓兩個兒子掛帥,同時從山西和北平出兵,分兩路北伐草原。
還下令往山西和北平輸送軍需糧草。
提前準備,大明可以做的更從容。
大明的軍糧輸送制度很奇特,日常所需全靠商賈運送。
其實就是利用鹽引制度。
商賈往邊關運送軍需糧草,邊關出具證明。
他們拿著證明來換取鹽引。
只有戰爭時期,才需要徵用民夫運輸糧草。
現在大明提前半年開始做準備,依然能借助商賈的力量運輸。
也就是多發放幾張鹽引的事情,那些商賈巴不得這種事情多發生幾次。
這都是錢啊。
至於修築碉堡的計劃,則再次推後了。
先看明年北伐結果再說。
想起這個蠶食計劃,陳景恪也是哭笑不得。
還真是一波三折啊。
不過這本就是個長期計劃,倒也不急在這一時。
——
這些事情,並不能影響到大明腳步,變革依然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陳景恪反而閒了下來。
他又不用負責具體事務,該出的主意也出完了,可不就是閒了嗎。
也終於能抽出時間,去自己的書院瞅瞅了。
這天一大早,他乘船來到書院。
偌大的地方,就只有這一所書院,顯得非常的冷清。
不過陳景恪很滿意這個環境,安靜了才好治學。
書院裡面倒是很熱鬧,有學子在操場活動。
小孩子們無憂無慮,吵吵鬧鬧很是開心。
更多的教室或傳出講課的聲音,或傳出齊聲朗誦的聲音。
一片生機勃勃萬物競發的景象。
讓陳景恪心生歡喜。
來到辦公室,卻見方廣津一副氣沖沖的模樣,周圍不少人在安慰他。
陳景恪笑道:“呦,這是誰把我們的大天才氣成這個樣子啊。”
辦公室裡的其他人見到他,紛紛行禮:
“院長您來了。”
方廣津也連忙起身:“院長,您什麼時候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