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自絕於軍方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9章 自絕於軍方,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制革新來的很突然,對軍隊來說是個巨大的震動。
但震過之後就沒有然後了。
朱元璋親自主持,又派軍中大將去各地坐鎮,沒人敢鬧事。
部分人有意見,也都是透過正常途徑上奏,不敢私下搞小動作。
預備役牽扯到了地方,每年二十天的軍事訓練,是增加了百姓負擔的。
不過朝廷這幾年接連採取惠民措施,百姓得到了太多好處,對此也只是嘟囔兩句並沒有反對。
當然,沒有人帶頭百姓也不敢反對。
那麼有人敢帶頭嗎?
沒有。
因為敢帶這個頭的人都沒頭了。
朱雄英親自主持的軍中教化工作,進展也很順利。
為了這項工作,在陳景恪的建議下,在軍中增設了一個職務。
撫慰使。
作為軍事主官的佐官,專門負責思想教化工作。
百戶以上的軍事單位,皆設有該職務。
增設一個職務,本來是很麻煩的事情。
但主持這項工作的是太孫,事情又另當別論了。
這個命令被以最快的速度執行了下去。
反倒是陳景恪極力主張的文明治軍,遭到了普遍的抵制。
但沒多久,朱元璋任命藍玉為中軍都督府斷事官。
明朝軍制,以中軍都督府斷事官為五軍斷事官,總治五軍刑獄。
藍玉這個職務,就是最高軍事大法官。
藍玉上任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奏朝廷,請求恢復軍正制度。
軍正是秦漢時期的軍法官。
之後的歷朝歷代,為了精簡機構,就將這個職務和別的官職合併了。
說白了,秦漢以後就沒有專門的軍法官了。
確實縮小了軍官規模,但也讓軍法的執行失去了規範化和制度化。
藍玉上任後的第一槍,就是恢復軍正制度。
在都司一級設定軍正署,總管軍法的執行。
朱元璋乾綱獨斷,直接簽署命令恢復軍正一職。
老朱自然不會反對,因為這都是私下商量好的。
恢復軍正制度,也是陳景恪的建議。
軍正署大約相當於前世的軍事法庭。
否則,以藍玉的腦子,累死也想不出這玩意兒。
一開始大家都沒把軍正署當回事兒。
軍法這東西,該怎麼執行全看將領的意思,軍法官就是吉祥物罷了。
然而很快大家就發現,事情好像和他們想的不一樣。
軍正署和撫慰使合作,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文明治軍活動。
重點打擊暴力治軍,嚴禁欺凌、羞辱、殘害士兵。
一旦被發現,會按照規定給予處罰。
嚴重的上軍事法庭。
這一下軍隊就和炸了鍋一般,紛紛反對此事。
只是掌管軍法的是藍玉,主持教化工作的是太孫。
給他們十個膽子,也不敢反對這倆人的工作。
他們只能拿下面計程車兵撒氣。
很多軍官故意虐待士兵,以此表達對文明治軍的蔑視和抗議。
然後他們就求錘得錘了。
藍玉直接下令,抓。
從重從嚴處理。
上千名軍官被處以記過處分,其中不乏高階將領。
一百餘位軍官被送上了軍事法庭,其中有七名是將領。
這一下整個軍方都炸了鍋。
無數人湧向軍正署,試圖將人給救出來。
還有很多人,跑到徐達等人的家中求情。
自古以來就是如此治軍的,他們何錯之有?
這些人都是大明的功臣,為什麼要這麼羞辱他們?
然而,這些大佬要麼閉門謝客,要麼沉默不語。
眼見大佬們不肯站出來,很多人都察覺到事情不妙。
但事關原則問題,他們不可能退縮。
於是彈劾軍正署和藍玉的奏疏,和雪花一般飛向皇宮。
面對軍方的內訌,文官集團看熱鬧看的那叫一個開心。
不過更多的人充滿不解,藍玉這麼做圖個啥?
不想在軍中混了嗎?
藍玉非但沒有給自己做任何辯解,反而上書彈劾了一名伯爵。
此人殘害軍士證據確鑿。
大明勳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