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大課堂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1章 大課堂,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軍人發軍餉。”
“預備役也被廢除,讓百姓有更多時間從事成產。”
朱元璋讚歎道:“此舉就可以看出,光武帝是一位懂得體恤百姓的明君。”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光武帝那確實是明君。
陳景恪自然也認同這一點,光武帝和之後的明章二帝,那都可以說是君主的典範。
但明君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現在恰恰就是在講他們不足的地方。
所以,他話鋒一轉說道:“但是光武帝雖然拿出了募兵制,卻並未將此制度完善,之後的明章二帝也未能做到。”
“甚至之後的歷朝歷代,都未能將此制度完善。”
眾人都豎起了耳朵,終於要開始講重點了。
陳景恪說道:“光武帝的募兵制第一個缺點,就是沒有考慮兵源問題。”
“募兵的特點是什麼?自願當兵。”
“王朝初期人少地多,百姓基本都能分配到土地,能好好種地又有幾個願意出來當兵的?”
“軍隊數量不夠怎麼辦?他們採用的方法是,抓捕流民、讓市井無賴甚至罪犯當兵。”
“讓囚犯當兵在之前也出現過,但那都是人手不足時期的臨時辦法。”
“正常情況下,還是從良家子徵募士兵。”
“將之作為制度存在,就是從光武帝時期開始的。”
“正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有田有產的良家子更講規矩,也更便於管理,作戰能力也更強。”
“流民、無賴、罪犯,這些人無牽無掛又道德敗壞,上了戰場偷奸耍滑,導致軍隊戰鬥力不足。”
“這些人大量充斥軍隊,也導致軍紀敗壞。”
“軍人之前地位是很高的,但從這個時期開始將降低了許多。”
“而且光武帝還未規定輪換制和退役制,這些人一旦加入軍隊,基本就意味著終身服役。”
“沒有人覺得這麼做有問題,因為在他們看來,國家給他們發了軍餉,他們就應該一輩子呆在軍隊裡。”
“這麼做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兒。”
“人是血肉之軀,有七情六慾,除了吃飯還有別的需求。”
“當時的統治者,完全否定了軍人這方面的需求。”
“不過在東漢時期,這個漏洞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惡果……”
“因為沒多久,豪強地主階層就完成了土地兼併,大量農民失去了土地。”
“失去土地的農民生無所依,要麼賣身為奴,要麼就去當兵。”
“於是職業軍人正式出現,他們的職業就是當兵,終身服役對他們來說反而是好事。”
“還有就是漢朝大量使用蠻夷僱傭軍,比如烏桓就是以僱傭軍出名的。”
“這些蠻夷也沒有土地,除了打仗別無生計……”
“但這麼做帶來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後果,以前當兵是義務,是為了保家衛國。”
“現在當兵是為了錢。”
“戰鬥力會不會因此降低且不去說,就說這種思想就很危險。”
眾人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朱元璋直接說道:“誰給他們錢,他們就為誰打仗,原來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是從此時就埋下了伏筆。”
陳景恪卻搖頭道:“話不能這麼說,秦末和西漢末年,也一樣演變出了混戰局面。”
“混亂必然會造成軍閥混戰,這和什麼制度沒有關係。”
朱元璋想了想,確實是這個道理。
他的話相當於是將東漢末年的混亂,歸罪於劉秀的政策。
哪有十全十美的政策,王朝延續兩百年基本都會病入膏肓。
這是什麼制度都無法避免的,至少眼下沒人能找到跳出這個規律的辦法。
大明的種種改革,眼下看起來很好用,但以後會如何誰知道呢。
難道就因為王朝滅亡了,就將罪過歸於前幾代君主嗎?
這顯然是不公平的。
陳景恪繼續說道:“但是,作為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在最重要的軍制上出現如此大的漏洞,是極為不應該的。”
“之後歷朝歷代也在摸索完善這個制度,其中以唐朝的府兵制最為知名。”
“但府兵制也可以看做是徵兵制的變種——徵募良家子從軍,並分配土地。”
“它的優點是建立了完善的輪休制度,從軍三年可以休息兩年,大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