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0章 明勳宗,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也立即出動,去慰問犧牲將士的家人,並在經濟上給予了一定獎勵。

當這種情況傳到其他軍隊的耳朵裡,全軍羨慕的眼珠子都紅了。

就是去救個災,危險比上陣殺敵小多了。

可是卻受到了上下的一致讚賞,享受到了無與倫比的榮譽。

換成誰不羨慕啊。

尤其是他們得到的,還是朝廷給的‘加料版’資訊。

其中就有,百姓如何感激神機營將士們,神機營的人在東南是多麼受歡迎等等。

這更是讓大家感到羨慕了。

什麼感激歡迎,自從當兵之後就和他們沒關係了。

百姓見了他們,都是遠遠躲開。

有些過分的,直接喊丘八來了快跑。

這種萬民愛戴的感覺,他們從來沒有過。

不過神機營賑災以及朝廷的相關宣傳,還是讓他們享受到了一定的好處。

百姓見他們雖然還是很畏懼,可不再如避蛇蠍。

也沒有人再喊‘丘八’這樣帶有侮辱性的稱呼了。

將士們終於體會到了,護民的好處。

對於以前無法理解的思政課,也有了新的體會。

不少將士開始鼓動自己的上級,讓他們主動請求去災區。

我們也要享受這樣的待遇。

封賞不封賞的不重要,主要是我們也想體會一下被萬民擁戴的感覺。

但很顯然,朝廷並沒有讓他們去賑災的打算。

只是加強了相應的思想教育,讓將士們熟悉護民的概念。

當然,這只是理想狀態,實際上很多將士對此依然不以為然。

其中以將領居多。

我們當兵就是為了上陣殺敵,這才是軍隊的職責。

什麼護民,什麼萬民感激……有什麼用?

抗險救民就是不務正業。

而且這麼做也會增加將領的危險性。

百姓都感激你,咋地你想造反啊?

不過撫慰使體系是朱雄英親自負責,大家都不想得罪未來的皇帝。

而且老朱重新掌權,將士們知道他的手腕,不敢陽奉陰違。

在軍中的宣傳,總體上還是比較順利的。

——

當這份訃告版報紙傳到神機營,將士們沸騰了。

少數還心存不滿的人,也徹底沒了意見。

在華夏這個傳承有序,講究生前身後名的族群,‘名’在大家心目中實在太重要了。

就算大字不識一個的老百姓,都知道名的重要性。

和別人交朋友、結親之前,也會先打聽一下對方的名聲。

當救民就是‘大義’,且能獲得‘名’的時候,意義就不一樣了。

雖然這種思想,依然難逃‘名利’二字,可陳景恪最初的目的還是達成了。

百姓對軍隊有了新的認識,而軍隊也正逐漸接受救災護民的職責。

災難總歸會過去,又過了十餘天,大面積暴雨結束,洪水逐漸消退。

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不過神機營的任務依然沒有結束,他們要帶領當地青壯,抓緊時間對江河決口進行填堵。

以防止後續還有災害。

朝廷心頭那根繃著的弦也終於鬆了下來,接著就是賑災和安民。

糧食好說,大明不缺糧。

只是災難來的太突然,來不及調撥。

現在災情過去,糧食也陸續送到,基本不用擔心百姓捱餓。

真正困難的是災後重建。

如此大面積的受災,不知道多少房屋被沖毀,重建工作將會變得非常龐大。

換成之前的朝代,重建是百姓自己的事情。

大家各自回戶籍地,自己想辦法修房子,重新修繕被沖毀的土地。

沒錢?

可以把地賣給大戶啊,不就有錢了嗎。

地賣光了錢還是不夠?

賣兒賣女啊,實在不行賣自己。

這也是為何,天災是百姓的地獄,卻是大戶的天堂。

大明不會放任不管。

可如此大面積的重建,朝廷又如何能管得過來?

於是陳景恪提出了三條建議:

“其一,為防止土地兼併,兩年內禁止災區土地買賣,一旦發現從重處罰。”

這條建議一出,幾位內閣學士都有意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