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上鉤
見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6章 上鉤,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見月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很是悲傷,卻沒有再如上次那般情緒崩潰。
這讓眾人都鬆了口氣。
不過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群臣也知道老朱正處在敏感狀態,不能輕易觸他黴頭。
這讓朝堂上清淨了不少。
就連彈劾方孝孺的奏疏都少了許多。
方孝孺則趁此機會,牢牢將翰林院和大明週報,掌握在了自己手裡。
半個月後,沐英的棺槨進京。
朱雄英穿上孝服,率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迎接。
接著就是沐英的後事,沒什麼可說的。
追封其為黔寧王,諡號昭靖,並陪葬皇陵。
停靈期間,朱元璋、馬娘娘和朱標來看了他最後一眼。
之後沐英被安葬在朱元璋的陵墓內。
朱元璋的皇陵最初選址在應天,後來確認要遷都就停建了。
遷都洛陽之後,重新勘探風水,最終將陵寢位置放在了邙山山脈鳳凰山附近。
並且還圈定了一大片土地,作為皇家墓葬所在。
只要不是弄成秦皇陵那樣,這片土地足夠安葬三五十個帝王。
這其實也是馬娘娘的意思,怕後人亂來害民,提前規劃好了。
這可不是無用功。
對中國人而言,喪葬歷來是大事,不能埋進祖墳那會死不瞑目的。
就算再混賬的皇帝,都不可能將自己埋在家族墓葬之外。
這就可以確保,後世皇帝再怎麼折騰自己的陵墓,也只能在這個小圈子裡弄。
能有效降低對國家的損害。
朱元璋的陵寢,是遷都第二年就開始營建的,早就已經完工了。
朱標的陵寢是他登基第三年開始營建,目前也基本完工。
只是沒想到墓主人還沒入住,沐英就先埋進去了。
按照規矩,守孝應該是三年。
但老朱怎麼可能讓沐春真的守孝三年,於是將其奪情起復。
沐春只守孝四十九天,就踏上了前往雲南的道路。
老朱讓其承襲了西寧公爵位,並接任了沐英生前擔任的所有職務,繼續為朝廷鎮守雲南。
這可以說是獨一份的恩寵了。
陳景恪自然也全程參與了沐英的後事,對於這位忠義之士的離去,心中也不免悲傷。
至於沐春,之前就多有接觸,互相還是比較瞭解的。
活脫脫第二個沐英。
正應了那句話,虎父無犬子。
讓他鎮守雲南,是一個讓人放心的選擇。
更何況歷史上沐家世鎮雲南,將此地由羈縻地改造成熟土,對大明對華夏都是有大功的。
陳景恪自然不會多事,去做什麼改變。
就算要改變,那也是等雲南徹底穩固了再說。
除了沐春,沐家還有一個人讓陳景恪很有好感,那就是老二沐晟。
為人冷峻不苟言笑,性情沉穩有度,喜好讀書。
且他還繼承了父親的勇武,對兵法非常精通。
沐春奪情起復,他這個次子就沒這樣的機會了,要留在洛陽守孝三年。
陳景恪決定,以後多打打交道。
等沐春赴任,也標誌著沐英之事告一段落。
馬娘娘和朱標的身體也並未出問題,這算是為數不多讓大家高興的事情了。
不過,這將近兩個月時間,朝廷可沒有停擺。
各種事情每天都照常推進。
比如,第二期國家計劃頒佈。
比起第一期簡化了許多倍,也詳細了很多。
這讓群臣都鬆了口氣。
至少不是摸不著頭腦了。
東南的災情早已過去,重建工作轟轟烈烈的展開。
為此朝廷調撥了無數的錢糧物資過去。
除此之外,還從人口稠密地區,遷徙了二十餘萬戶百姓分散安置在南洋十五個藩屬國。
當然,這些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朝廷計劃是半年內完成。
與此同時,朱元璋還以輪換為名,抽調了交趾、遼東、草原、河西等地的兵馬回防。
這確實是常規輪換,並沒有引起群臣的懷疑。
而且隨著沐英後事結束,朝廷恢復正常,理學派又開始蠢蠢欲動。
不過這次他們不敢在捋朱元璋的虎鬚,而是將目標對準了方孝孺。
必須要將這個叛徒壓下去,奪回翰林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