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5章 崖州何履光,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仁謙見機得快,馬上就跪倒在地,道:“大膽閣羅鳳,竟敢屠戮我天朝子民,實在是罪不容誅!我瀧州陳氏不才,願出兩萬精兵誅殺此賊!”

廢話,這桂州百姓之死,一半的罪過的閣羅鳳身上,另一半的罪過,卻是在瀧州陳氏的身上。眼見崔耕大發雷霆之怒,他豈敢不馬上注備將功折罪?

桂州之事雖然何遊魯沒什麼責任,但開發美洲,沒崔耕的支援可不成。他也道:“我們帶嶺離瀧州不遠,也願意出精兵一萬。”

馮仁智道:“我們高涼也願意出兵一萬,只是此地距離高涼甚遠,恐怕得一段時日。”

“不必了。”崔耕搖頭道:“想那南詔撮爾小國,能有多少軍隊攻我?有這三萬兵馬,再加上附近州府的三萬軍隊,破南詔足矣。”

這三萬嶺南道的大軍,本來是準備用來對付陳行範的,馬上就可以集結。

“越王還請三思。”那報信的軍士忽然開口道:“南詔軍不是那麼好對付的,閣羅鳳攻桂州的時候,曾經說過,他這次帶了傾國之兵三十萬來攻我嶺南。就算他這話是故意亂我軍心,十萬人總是有的,您萬不可掉以輕心啊!

“什麼?三十萬大軍?”眾蠻酋齊齊色變。

崔耕也是面色一變,道:“南詔總人口才不過百萬之數,莫說三十萬大軍了,就是十萬大軍,都算孤注一擲。看來閣羅鳳這廝是打算趁著本王身死之際,畢其攻於一役啊!”

陳仁謙道:“那咱們怎麼辦?南詔兵的實力,絕不在我們僚兵之下!”

“呃……”

想報仇和能報仇是兩回事,事到如今,崔耕也有點含糊。

如果兵力相等的話,他並不害怕害怕和南詔人打上一仗。

經過這麼多場戰爭的洗禮,崔耕認為自己的臨場指揮能力縱然不能跟當世名將相提並論,也算是中規中矩了。

但是,若對方的人數是自己的一倍,他就著實沒什麼把握了。

以前他麾下名將如雲,玩個以少勝多沒啥難度,但現在這些人大都獨當一面,甚至在嶺西聯邦稱王了。

崔耕仔細想來,現在的嶺南道,也就是封常清、郭元振、楊思勖算得上名將。但封常清和郭元振遠在泉州,遠水解不了近渴。

楊思勖雖然就在附近統領三萬大軍,但他這個名將有點虛。沒錯,在歷史記載中,楊思勖是屢戰屢勝,但那些仗都是人多欺負人少。換言之,楊思勖從未打過以少勝多的仗。

光靠自己和楊思勖能對付得了閣羅鳳嗎?須知,用兵之事須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萬不可因怒而興兵啊!

正在崔耕猶豫之際,那報信之人勸道:“賊子勢大,要不然,咱們先嚴守關隘。待廣州的兵馬上來,再一舉破敵?”

“且容本王細思之。”崔耕依舊拿不定主意,隨口道:“對了,你叫什麼名字?能從重圍中殺出來,你這身武藝也算相當不錯了。更難得的是,你對本王忠心耿耿,不顧自身安危及時通報了軍情,理應重賞。”

“末將何履光,在桂州都督府任遊擊將軍一職。”

“什麼?你叫何履光?”崔耕眼前一亮,道:“你是崖州人氏?”

何履光面現喜色,道:“不錯,正是。越王千歲,也聽說過末將?”

崔耕意味深長地道:“何止是聽說過啊,何將軍的名號,簡直是如雷貫耳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