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9章 世紀大和解,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和朝廷的關係不可能永遠維持現狀,遲早會重新統一。到底以什麼形勢統一,是可以商榷的。如果能夠和解,自己也願意做出嘗試。
想到這裡,崔耕深施一禮,道‘:“既然如此,微臣……領命1”
“好!好啊!”
李隆基高興得抬頭紋都開了,道:“有崔愛卿輔佐,朕的大唐定當繁榮昌盛,遠勝前朝!朕宣佈……為了慶祝越王為相,今晚金吾不禁!”
“萬歲!萬歲!萬萬歲!”
長安執行宵禁是最嚴的,按說,除了元宵三日外從不破例。今日李隆基親自下旨,臺下的百姓們,頓時歡聲雷動。
……
……
韋后安葬,得鑿開中宗皇帝的陵寢,一切皆有定製,自有朝廷負責,崔耕不用擔心。
就這樣,崔耕在長安住了下來。
李隆基做戲做全套,不僅真的封他做了宰相,而且實際權力也給了,崔耕又重新品味了一下大唐宰相的生活。當然,他也非常自覺的,少插手人事和軍事之事。
這一日乃是休沐日,崔耕帶上楊玄琰和宋根海,溜溜達達出了府,往牡丹園一行。
所謂牡丹園,就是公孫幼娘開的一處所在,裡面美景如畫,既可供遊人休閒,又可以免費提供貧寒士子飯食。
當初則天皇帝秉政,太子李顯遭二張兄弟步步緊逼,地位岌岌可危。崔耕化名崔英,來到洛陽城,為李顯排憂解難。
在這過程中,崔耕與公孫幼娘重逢,甚至在此和公孫幼娘假定親。後來崔英詐死脫身,公孫幼娘重開牡丹園,為崔耕招攬人才。
只是後來,公孫幼娘忽然生了一場重病難以理事,洛陽的牡丹園就漸漸荒廢。
等幾年後,公孫幼娘病好了,唐隆政變就在眼前,崔耕隨時可能遭不測之禍。
崔耕不想公孫幼娘這個自己少年時的“夢中情~人”牽扯其中,洛陽牡丹園也沒有重開。崔耕甚至故意減少和公孫幼孃的聯絡,以至於二人之間的關係,根本就沒什麼人知曉。
李隆基拔除崔耕安插在長安城的間諜時,也沒牽連到公孫幼娘。
至於現在這長安的牡丹園,卻不是公孫幼娘為崔耕所開,卻是受了李林甫和張九齡的請託。
崔耕化名崔英入長安時,曾經做了一段時間的“吏部考功員外郎”親筆點了李林甫和張九齡中進士。
換言之,崔英就成了李林甫和張九齡的老師,恩情深重。
崔英已經死了,二人要報師恩,那就只能報答公孫幼娘,這個崔英的“遺孀”。
如今李林甫和張九齡都官居宰相,就出了一筆錢,請公孫幼娘在長安重開牡丹園,也算紀念先師了。
所以,開這牡丹園,本質上是李林甫和張九齡作秀,買個好名聲。
崔耕今日到這牡丹園來,當然是和公孫幼娘商量商量,怎麼藉著她的掩護和李持盈碰個頭。
要不然,崔耕身邊盯梢的太多,跟李持盈會面怎麼解釋?現在好了,遊園偶遇麼,非常合理。
簡短截說,崔耕一行人進了牡丹園。報了身份之後,就在小丫鬟的引領下,往公孫幼孃的閨房方向而來。
開玩笑,名揚天下的越王千歲,除了李隆基,見誰不能馬上就見啊。公孫幼娘又是長安的風雲人物,無人能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
然而,崔耕等人還沒走到呢,就忽然聽到一陣淒厲的女子叫聲,從一個院落內傳來。、
“殺!殺人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