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2章 病急亂投醫,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怪崔耕如此激動,實在是李旦太重要了。
他之所以能割據嶺南道的法理基礎,就是太上皇李旦在嶺南道,相當於大唐現在有兩個朝廷。
但是,李旦一死,他割據嶺南道的法理基礎就不存在了。他再割據嶺南道,就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現在的嶺南道,絕對扛不住全國大軍。再說了,就算打得過,崔耕也一點都不想打。
那麼,李旦會死麼?
按照歷史的記載,在先天政變後的第四年就病逝了。離著現在,不過是差了兩年。
這可咋辦?簡直無解啊!
正在崔耕為難之際,金剛智的聲音響起,道:“嶺南王,你怎麼了?”
“沒什麼。”崔耕隨口敷衍道;“大和尚你的神通不簡單啊,竟然能看穿太少皇的壽數。”
“哪裡,貧僧之所以說太上皇的壽數,可不是因為有什麼神通,而是我略通岐黃之道。”
“哦,醫術……”
突然,崔耕靈機一動,道;“既然是太上皇生病,大師能否施展回春妙手,為太上皇治病呢?只要大師能把太上皇治好,孤王定當不吝賞賜。”
“貧僧倒是想,但我沒那個本事。”金剛智苦笑道:“太上皇有風疾暗病,實非藥石所能奏效。除非……除非……”
“嗯?除非什麼??”
“除非嶺南王能為太上皇尋來一樣寶物照病鏡。”
崔耕疑惑道:“照病鏡?相傳此鏡鏡面光如水,每有疾病,以鏡照之,盡見臟腑內病機地點,然後可對症下藥。世間果有此物?”
“傳言當然有所訛誤,實際上,此寶有鬼神莫測之功,常照此鏡,可以修復暗疾,益壽延年。”
“那此鏡現在何處?”
金剛智道:“此鏡原來是我天竺至寶,後來流落中土。現在在哪,貧僧就不知道了。”
“這樣啊……”崔耕若有所思。
事實上,崔耕剛才是明知故問,他知道那照病鏡在哪。
照病鏡原來是葉靜能所有,唐隆政變時,葉靜能死在亂軍之中,此寶被沒入宮中。
崔耕當然不相信有什麼寶物能照徹五臟六腑,當時並沒有留意。
他之所以知道此事,是因為最近流傳天下的一個笑談。
李隆基的原配王氏,和李隆基伉儷情深,相濡以沫。在李隆基登基之後,被封為皇后。
可是這位皇后娘娘有個最大的缺點,沒有孩子。
眼瞅著被封為惠妃地武蓮兒越來越得寵,王皇后心急如焚,將照病鏡找來,放在寢宮之內,每日攬鏡自照。
但是,招了都快一年了,肚皮還是絲毫沒動靜。
所以,照病鏡就是在麗政殿中。
崔耕剛才之所以這麼問,是根本不信照病鏡能治李旦的病。他懷疑這金剛智是不是受了什麼人的指使,誘自己去長安自投羅網。
現在金剛智說不知道照病鏡在哪裡,讓他的疑心稍降。
崔耕轉念又一想,這金剛智原來一直在天竺,今日才登上大唐的土地,說他是受人指使的可能,著實不大。
難道,那照病鏡真能治病?
若是之前的崔耕,肯定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但是現在,崔耕卻心思動了。
沒辦法,病急亂投醫。他現在實在無法解決李旦死了之後的政治局面,也只有把希望寄託在照病鏡上。
崔耕暗暗琢磨,持盈想在生產的時候,我去長安陪她。要不,我就走一趟長安城?順便看看,能不能透過持盈的路子,把照病鏡弄到嶺南道來。
這豈不是兩全其美嗎?
想到這裡,崔耕起身,道:“諸位慢用,本王且去更衣。”
“王爺請便。”
崔耕出去之後,卻沒去廁所。功夫不大,就帶著五百甲士,將整間大殿團團圍住了。
“別動!”
“別動!”
“都老實點兒!”
吆喝聲聲,眾甲士弓上弦刀出鞘,如臨大敵。
“啊?嶺南王,你這是何意?”
“我們沒犯事兒啊?”
“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
不少客人驚撥出聲,就是沒說話的,絕大多數的臉上也變顏變色。
唯有金剛智面色如常,道:“阿彌託佛,如果貧僧沒猜錯的話,嶺南王是為了照病鏡的事兒?”
崔耕點頭道:“不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