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7章 安撫神仙相,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誰?”
崔耕推門一看,乃是李泌,頓時嘴角泛起了一絲苦笑。
他心中暗想,今日發生了太多事,再加上自己實在難以決斷和李泌之間的關係,所以,在放了李泌之後,就沒什麼交代了。
人家李泌當然感覺非常彆扭,找自己問個清楚並不奇怪。至於自己的護衛?知道“崔密”的身份後,誰敢阻攔?
宋雪兒冰雪聰明,善解人意地道:“你們父子倆久別重逢,可要好好地喝上幾盅,妾身去給你們準備幾個下酒的好菜。”
言畢,將李泌讓進來,轉身離去。
父子重逢?
崔耕感到一陣陣的蛋疼,有些尷尬地右手一展,道:“坐,坐吧。”
“好吧。”李泌大啦啦地坐了下來,道:“關於南詔之事,吾以為……”
“得了,得了,甭整那些虛頭巴腦的。”
現在不會有任何人,認為南詔會成為大唐的心腹大患,崔耕也沒法用後世的史實說服他們。
崔耕索性擺了擺手,打斷道:“你今晚前來,不是為了什麼南詔之事吧?”
李泌道:“當然不是為了南詔。呃……對在下的身世,不知嶺南王何以教我?”
“這個麼……”崔耕嘬了一下牙花子,道:“本王問你一個問題,有一個人出生以後,就被別人撫養,這生恩養恩孰為重?”
若是按照古代漢人的一般道德觀念來講,當然是生恩重。比如“王左斷臂”的典故:陸文龍父母為金兀朮所殺,陸文龍本人被金兀朮收為義子。王左入金營,告知陸文龍的身世後,陸文龍就倒戈一擊,歸降宋朝。
但是,對於李泌來說,就並非如此了。與一般的名臣不同,他主修的並非儒家,而是道家,對“孝”字沒那麼固執。
另外,李泌久居劍南道,劍南道與吐蕃人接壤,人們的道德觀念也與中原有些不同。
一個簡單的例子,吐蕃和大唐邊境上,有個關鍵的城市叫維城,相傳為蜀漢時期姜維所築。
維城地勢險要,吐蕃人久攻不下,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將兩名美貌的吐蕃女子冒充漢女,嫁給維城的兩名城門守衛。二十年後,守衛的兒子長大,得知自己的身世後,偷偷開了維城的城門。於是乎,大唐痛失維城。
由此可見,那兩個混血兒是“重母恩輕父恩”,把養育之恩看得比生養之恩要大。
李泌想了一下,道:“當然是養恩要重。”
“那……母恩和父恩孰重?”
李泌毫不猶豫地答道:“當然是母恩重。母親十月懷胎,才把孩子生下,父親付出的不過一點精血而已。就算出生之後,養育之事大多也要靠母親。”
“那就妥了。”
崔耕面色一肅,道:“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你真是本王之子,主要也還是肖五孃的兒子。到底要不要與本王相認,不在於我,而在於肖五娘。只要她鬆口,本王這裡倒是沒有任何意見。”
“您的意思是說……”李泌遲疑道:“我娘對您有些誤會?”
崔耕嘆了口氣,道:“是不是誤會,本王也不好說。總而言之,此事的關鍵不在於我。”
……
他也只能這樣含糊其詞了,要不然,不經肖五娘同意,就直接說你爹其實是李休,那也太缺德了點兒。再者,崔耕又不傻,何必平白無故地給自己樹一強敵?
李休再聰明,也想不出這裡面的彎彎饒,只以為肖五娘和崔耕之間有什麼解不開的心結。
如果非要選邊站的話,他當然選肖五娘這邊了,頓時面色陰沉,一陣沉默。
崔耕安慰道:“其實,身世這種事,看開了也沒什麼。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誰知道劉太公叫什麼?劉邦自稱赤帝子,旁人又敢說什麼了?再說本王我,還不是赤手空拳地打出一番事業?誰又追究崔耕之父,到底叫什麼了?你天賦異稟,學富五車,單憑自己的能力,就可以做出一番大事業,青史留名。到底父親是誰,又有什麼重要的?”
崔耕說這話,一半是安慰,另外一半卻是基於歷史記載的判斷。、要知道,李泌被後世之人稱為“神仙宰相”,不知是多少人的偶像。
但李泌聽了之後,卻有些想歪了。
莫忘了,他現在才是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郎,就算再自大,也不會認為自己必定青史留名。
再者,他精研黃老之術,不認為世間真有能掐會算之人。
所以,他就會想了,嶺南王怎麼知道自己天賦異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