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7章 安撫神仙相,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學富五車的?要知道,雙方只見了一面啊。
是了,不管怎麼說,自己是他的兒子。就算他和母親有再大的誤會,這血脈之親,卻是割捨不得的。他必定早就派人觀察過自己,對自己的過往瞭如指掌。
至於為什麼斷定自己會青史留名?
這就更簡單了,他身為嶺南王,安排自己立下大功還不容易?嗯,其實這是個承諾,就算他因為母親的緣故,不認自己,也必定會讓自己青史留名。
嗯,既然母親堅持,父親又實在為難,自己又何必固執地逼父親呢?
想到這裡,他站起身來,施了一個大禮,道:“是,密兒受教了。那依嶺南王之見,我是應該叫李泌呢?還是叫崔密呢?”
“還是叫李泌吧。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就留在本王身邊備策顧問。如果立下功勞,本王定當不吝賞賜。”
“是,微臣明白。”李泌大禮參拜。
自稱了半天“崔密”,直接被改為“李泌”,李泌的臉上肯定掛不住。但是,留在崔跟身邊,就能給人無上遐思,徹底沖淡這種影響。
李泌欣然接受後,屋內的氣氛開始鬆快起來。
崔耕這才問道:“今日除了歐陽倩,只是為嶺南道除一隱憂而已,三國伐嶺南道之勢並未改變。不知泌兒何以教我?”
能參與這種軍國大事,李泌直興奮地滿面通紅。
他略微想了一下,道:“朝廷官員大多首鼠兩端,其實大唐並不足慮。南詔撮爾小國,所儀仗的無非山高林密而已,只要我緊守關隘,諒他能耐我何?吐蕃元氣大傷,又有大食牽制,也掀不起風浪來。”
“哦?這麼說……這事兒就這麼算了,咱們不須有任何動作?”
“那卻不然。三國已經定下同盟,咱們知道之後,卻不聞不問,恐怕天下人會以為咱們嶺南道怕了三國同盟。天下大勢,人心向背,此消彼長,恐怕對嶺南道大大的不利。”
這話有理,李隆基的實力勝過崔耕十倍,之所以不能滅了嶺南道,還不是因為人們認為他不可能是最後的勝利者嗎?同樣的道理,嶺南道對三國同盟不聞不問,人們就會認為嶺南道軟弱可欺。如果嶺南道一推就倒,有的是野心家想靠崔耕的腦袋換個封妻廕子。
崔耕點了點頭,道:“嗯,你小小年紀能看到如此地步,實在是難能可貴。那你以為,咱們要拿哪國開刀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