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92章 兩害相權衡,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裴光庭哼了一聲,道:“所以,按王相的意思,朝廷就應該給三座受降城增兵,而不是調兵嘍?”
“正是如此!”
“好啊,現在你的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吧!”裴光庭跪倒在地,對李隆基道:“王相最近一直與微臣為難,微臣百般忍讓,不願意與之發生衝突。可是現在,他竟然變本加利了!您看看,他先指使李晟打死了微臣的好友閻麟之,後又要找微臣女婿的麻煩,還請陛下為微臣做主啊!”
裴光庭之所以這麼說,當然是有原因的。
最近一段時間,裴光庭對閻麟之言聽計從,別說那些被罷黜的官員了,就是王都看不過眼。
這樣下去的話,和閻麟之為戶部尚書有什麼兩樣?這也太敗壞清流的名聲了。
所以,王就善意的規勸了幾次裴光庭。裴光庭自知理虧,也都唯唯諾諾假意應承,只是不肯改變而已。
此事本來非常單純,但是,聯絡到今天發生的這兩件事,就難怪裴光庭想歪了。
他暗暗琢磨:其一,怎麼就那麼巧,李晟剛回京,就失手把閻麟之打死了呢?不用問,這是王看閻麟之不順眼,指使李晟乾的啊。
其二,中受降城的主將,就是自己的女婿韓景昆。如果朝廷認定李晟所言為假的話,就會令韓景昆率中受降城的主力,參加圍剿回紇一戰。此戰過後,自己這個女婿要功勞有功勞,要背景有背景,定當飛黃騰達。
那要是朝廷覺得回紇偷襲受降城的可能,做兩手準備呢?韓景昆就得老實在中受降城裡面待著。到時候,什麼功勞都沒他的,也就別想升官了。說這事兒不是針對自己的,誰信啊?
裴光庭越想越氣,簡直把王當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越看越不順眼。
王心思一轉就明白了裴光庭的心思,哭笑不得地道:“哪裡,裴相誤會啦!方才本相所言全部出於公心,絕無和你為難的意思、”
裴光庭白眼一翻,道:“公心?絕無和本相為難的心思?王啊,王,真虧這話你說得出口?!你是把我姓裴的當傻子,還是把陛下,乃至朝堂諸公當傻子了?”
“我……”
王察言觀色,發現不僅其餘三位宰相,就是李隆基看自己都目光不善,很可能是懷疑自己有私心,不由得一陣語塞。
裴光庭得理不饒人,繼續道:“本相也不是不講理的人。這麼說吧,你讓我相信你的話也不難,只要你能承認,李晟的嶺南道一行無功可言就成。王相既然從這事兒裡得不到什麼好處,我自然也就相信你沒什麼私心了。”
王心中一凜,沉聲道:“說了半天,裴相還是想讓李晟為閻麟之抵償兌命嘍?”
“有何不可?陛下剛才也說了,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嘛。”
“若李晟死了,你就同意,回紇有偷襲受降城的可能,不支援朝廷再從受降城抽掉兵馬?”
“這……”
到底是女婿的前途重要?還是為知己報仇重要?
裴光庭稍微一沉吟,就咬了咬牙,道:“就是這樣!不知王相意下如何?”
王此時已經權衡了李晟生死的利弊。
李晟活著,裴光庭就徹底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他若堅持要從受降城調兵出來的話,回紇人就能再現突厥的輝煌,自己就成了千古罪人。
但是相反地,若放棄李晟的話。雖然自己那個計劃會大受影響,但是,陛下的身體甚好,怎麼也能再活個一二十年,自己再培養其他人也就是了。
事到如今,也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了。
王終於妥協,道:“若裴相執意要求的話,本相可以承認,李晟嶺南道一行無功可言。”
李隆基道:“既然裴相和王相的意見一致,那就傳朕的旨意,由大理寺派人,將李晟收押,依律治罪。”
“遵旨。”
李晟一個五品遊擊將軍,在朝堂上根本上不得檯面。李隆基傳一道口諭下去,程元振知會大理寺,這事兒就算解決了。
當街打死朝廷命官,李晟必死無疑。
眼看著程元振就要出甘露殿,王一陣心中不忍,跪倒在地,道:“雖然李晟在嶺南道無功可言,但那回紇人詭計的事兒,未必就是假的。呃……此事關係重大,剛才只是微臣的轉述,不如……陛下親自詢問李晟一番,再做定奪?”
這就是死馬當活馬醫了,萬一李隆基和李晟見面之後,相談甚歡,李隆基一高興,就免了李晟的死罪呢?
雖然可能性著實不大,但也不是完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