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46章 三人成其虎,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才沒什麼失禮的地方,我和杜暹是秘密而來,沒有驚動泉州官府。”
他這番話,雖然也還算得體,但崔耕從他的遣詞造句乃至語氣中,都聽出了濃濃的生冷之意。好像自己欠他幾萬貫錢似的。
崔耕輕笑一聲道:“敢情張相是乞了骸骨。”
“不,不是本官主動乞骸骨的,我是被陛下強行撤職的。”
“為什麼?”崔耕訝然道。
張九齡哼了一聲,道:“還不是因為你越王崔耕。嘖嘖嘖!越王,你說你自己幹得都叫什麼事啊?你若真的想登基坐殿,直接調你的大軍攻伐朝廷,我還算你是個人物。可是你呢?派人在道州搞一些小動作,撩~撥朝廷,非要朝廷先對你動手不可,簡直是偽君子一個。”
張九齡這話的意思,跟那少年說的差不多啊。
崔耕看向杜暹,詢問道:“張相此言當真?”
杜暹道:“千真萬確。張相就是因為此事,和陛下起了衝突。陛下不願意為道州這點小事兒,和嶺南道大動干戈。張相卻以為,逐鹿天下,與無辜百姓何干?道州乃朝廷治下,百姓們受此迫害,朝廷理應為他們出頭。雙方爭執不下,李林甫在一邊煽風點火,最後陛下直接下旨,革去張相的一切職司,勒令致仕。”
“那你又是怎麼和張相湊到一起的呢?”
“當初張相被陛下勒令去職,十里長亭處,為張相踐行的官員寥寥無幾。弟子見張相走得淒涼,就上前和張相攀談了幾句。最終我們決定,一起到嶺南道來向您問個明白。弟子堅決認為,此乃桂州都督何履光欺上瞞下所為,與恩師您全然無關。”
“這樣啊……”
有道是三人成虎,杜暹算一個,張九齡算一個,再加上那少年,不就正好三個人了嗎?
崔耕現在已經基本相信,桂州都督何履光的確派人襲擾道州了。
他看向那少年道:“這位小哥,多謝你不畏本王的權勢,仗義執言。敢問你叫什麼名字呢?”
“我啊,叫陽城。陽是太陽的陽,城是城市的城。我與叔父遊歷天下,路過道州。偶然間聽說了此事。這才氣不過,偷偷溜來嶺南道,要和你越王論個明白。”
“陽城?”
崔耕暗暗尋思,在歷史記載中,終結了道州之民向朝廷敬獻矮人之事的人,就是這個陽城。換言之,自己當初在道州做的那件事兒,就是參考了陽城所為。
現在陽城雖然年紀尚小,還不是道州刺史,卻因為別的事為道州百姓們說話了,真是有趣。
想到這裡,崔耕道:“難為陽小哥如此仗義,我處在你這個年紀,可不敢為了百姓,直斥國家親王。這樣吧,你與我一起去桂州,找那何履光問個明白,也免了本王和何履光串供之嫌。”
陽城哼了一聲,道:“去就去。不過咱們話得說清楚,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若我發現那何履光果真是受了你指使,你休想威逼利誘我,讓我改口。”
“本王當然不會那麼沒品。”
頓了頓,崔耕又看向張九齡和杜暹道:“你們二人也隨本王一起去吧。”
其實,無論張九齡還是杜暹,都不關心何履光是否受了崔耕的指使,只要崔耕不繼續派兵襲擾道州的百姓,他們就心滿意足了。
但既然崔耕如此邀請,他們也不好拒絕,只得道:“遵命!”
當即,崔耕也不回泉州了,直接帶著幾個伴當以及張九齡、杜暹和陽城,往桂州方向而來。
情況緊急,快馬加鞭,馬不停蹄。
十日後,崔耕等人終於到達桂州城外,何履光帶著桂州城內的文武官員,出城十里相迎。
“臣等參見越王千歲千歲千千歲!”眾人齊齊跪倒在地。
崔耕卻沒叫他們起來,面沉似水,道:“何履光,你可知罪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