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4章 論功且封賞,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尚父,封其為大司空兼中書令,要跟代宗一起坐天下。這尼瑪就是典型的嗑藥磕傻了。
當然,有了李輔國這個偶像在前,唐朝末期的太監們也就進入了最瘋狂的階段,因為他們不僅玩廢皇帝再立皇帝的遊戲,還玩上了殺皇帝的遊戲。唐後期的七位皇帝就是宦官所立,而有兩位皇帝就是宦官所殺。
不過歷史也有例外,至少唐朝在安史之亂前,太監宦官貌似和文臣武將都很和諧。一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大唐帝國是最強盛的時候,唐朝文臣武將們也都很給力,這時期的宦官在他們眼裡就跟小雞崽似的,不夠玩。其次嘛,坐龍椅的那幾位素養很重要,無論是唐高祖李淵還是李二陛下,皇三代李治,哪怕是武則天,這些人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因此唐玄宗在位時期,大宦官高力士再怎麼受寵,再怎麼權傾朝野,但他絕對不敢專權,必須老老實實地在唐玄宗身邊服侍著,做一個安安靜靜又貼心的無雞暖男。
所以崔耕看著臺階下面這兩位主兒好的跟蜜裡調油似的,不禁看著有些新鮮。
只聽下邊宋廉微微眯著眼睛,笑著搖頭道:“內典引言重了,你乃朝廷上差,口銜聖旨,不遠千里來清源。此番本官過來就是做個陪客,你才是主客嘛!哈哈,國事為重,你且先宣旨!”
內典引是內侍省(專門管理宦官太監的機構)的官名,品秩七品,掌宣奏、承敕令諸事。在內侍省有人罩的,自然就是在長安城中跑跑,不遠長途跋涉。如今這交通不發達,醫療條件也差,長途跋涉萬一死半道就真冤了。眼前這個宦官明顯就是在內侍省裡頭沒什麼靠山的主兒。
現如今的太監可沒有明清時期那麼吃香,說跑外地一趟就能賺多少多少銀子。在如今宦官太監地位明顯不如文臣武將的大環境下,跑來外地宣讀聖旨就是苦差事,要撈外快是不可能的,了不起蹭幾頓飯,蹭點土特產,僅此而已。
所以說是七品宦官,說白了也就在太監體系裡裝裝大尾巴狼,除非他能爬上太監宦官體系的金字塔,能隨時在皇帝天子身邊說上話,不然,壓根兒就沒有地方官員會鳥他。就是胡澤義這種小縣的縣令,也完全可以不將他放眼裡。
若不是因為他此番是宣旨而來,而且還關係著地方官員的人事調動,堂堂泉州府二把手的長史宋廉,壓根兒就不會陪他來!文官是很傲嬌的,你丫沒功名不說,連個雞雞都沒有,憑啥跟我站一起?這就是文人的傲嬌風骨!
見著宋廉這般尊重自己,宦官險些感動地哭了,連連點頭稱好,隨後返身從馬車裡請出聖旨,恭恭敬敬地雙手捧起,衝著縣衙大門上還集體站著侯旨的胡澤義等人朗聲道:“奴婢乃內侍省內典引官郭貴,奉上命前來宣讀聖旨,清源縣令胡澤義、清源酒坊崔耕,可在?”
胡澤義拉了拉崔耕的衣袖,然後微微上前一小半步,道:“在!”
“你二人,跪下接旨!”宦官郭貴道。
胡澤義二話不說,跪了下去。
倒是崔耕恍惚了一下,這才緩緩跪了下去。
宦官郭貴唔了一聲,又用眼睛掃視了一眼在場前前後後所有人,尖著嗓門兒高呼道:“凡五十步之內聞聽聖旨者,皆跪!”
好傢伙!
嘩啦一聲,無論是縣衙裡頭的書辦曹吏,還是兩邊的衙差,就是此番儀仗中隨行而來的軍士衙差,都統統跪了下去。
就連沈拓、宋廉二人,在聖旨面前都不敢託大,紛紛依足規矩,跪了下去。
哪怕郭貴這個小小宦官在宋廉等人眼中無足輕重,壓根兒就不入宋廉法眼。但是在聖旨面前,宋廉也要跪下來。他跪得不是宦官,而是大唐天子的聖旨。
這就是皇權!
接下來,郭貴開始宣讀聖旨:“載元二年,欣聞清源有崔氏子弟名耕者,自研古酒秘方釀造木蘭春酒。有愛卿將此酒獻於宮中,朕偶嘗之……”
這聖旨一開始就沒有如傳說中的“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打頭,而是一通敘話,意思是說,清源縣有個叫崔耕的良民透過上古秘法釀造出了一款新酒,名為木蘭春酒,然後有大臣將酒獻到了宮裡,皇帝嘗後點贊稱好,絕對是他這輩子喝過最好喝的酒。而且這個叫崔耕的良民非常忠君,居然把這個秘方獻給了皇帝,皇帝讓宮裡的御酒司根據這個秘方來釀造,果然是一等一的好。所以朕決定了,為了褒獎這個叫崔耕的忠君愛國,封木蘭春酒為御酒,並御賜‘御用酒坊’四個字給崔氏酒坊,欽此,就這樣……
聖旨唸完,郭貴代表天子讓所有人起身,並當著所有人的面,不僅將隨身從長安運來的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