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2章 宣佈新任命,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縣令莫急嘛,此番大變動對你而言,可是好事吶!”

宋廉面生笑意,說道:“泉州轄下如龍溪、晉~江、南安、清源、莆田等縣,唯清源與莆田二縣是縣境最小,戶籍最少的兩縣,而兩縣這幾年來,無論是人丁,還是耕種商貿,都遠遠屈居於其他幾縣之下。為這事兒,咱們刺史馮大人上次進京時,還被婁相爺數落了一通。”

宋廉口中的婁相爺,在座幾人都不陌生,連崔耕都聽說過他的大名。

他便是如今政事堂宰相班子的其中一名宰相婁師德。

要說這婁師德,絕對是高宗朝至如今一大名人,婁師德年輕時以進士出身,由江都縣尉累遷至監察御史。後以文官應募從軍,西征吐蕃,屢立戰功,任命為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主持屯田。後又累遷升任左金吾將軍、檢校豐州都督。

現如今的泉州府,就是從豐州劃分出來的幾個縣組成的。

在豐州都督任上一干便是十數載,婁師德才在前年被召回朝中,任刑部侍郎,並進入宰相班子。去年,又從刑部侍郎遷升至刑部尚書。這一年,婁師德剛剛過完六十大壽!

近年來婁師德升遷速度之快,絕對令人咂舌,可見其隨著年紀越大,越是深得武后之賞識和信任。

婁師德先從文,後從武,最後由從武轉入文,端的是能文能武,是高宗年間到武后臨朝年間的名將和名相。

如今泉州刺史馮樸,便是婁師德當年在豐州都督府任上一手提拔起來的。刺史馮樸每逢進長安,必第一時間到婁府拜會婁師德。

……

聽著宋廉直言不諱地說著清源縣和莆田縣這兩年的發展緩慢,劉縣令不由拱手低聲道:“下官慚愧,累及刺史大人在婁相面前失了顏面!”

劉縣令在莆田縣上足足幹了五年的縣令,所以一聲慚愧,他也說得不冤。

至於陳子昂和崔耕,清源縣發展緩慢,還真跟他倆沒啥關係,兩人都是履任不到半年,而且都不是主政的縣令,所以要說慚愧的也是胡澤義,跟他沒多大關係。

不過陳子昂還是拱手錶了一下態度,道:“下官也是慚愧,今後必會多做努力!”

倒是崔耕半點覺悟都沒有,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左右來回轉著頭,就是不想替胡澤義背這黑鍋表這個態。

宋廉擺了擺手,捋須笑道:“這也不能全怪你們的,畢竟兩縣境狹人丁少,這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好在今年清源縣出了個木蘭春酒,還成了御用貢酒,總算是替我們泉州在朝廷掙了不少顏面。說起這木蘭春酒,馮刺史前些日子還特意在家中宴請了本官一回,果真是好酒吶,不愧御酒之名。崔縣尉啊,你功不可沒啊!”

崔耕一聽,宋廉竟誇起了自家的木蘭春酒來,不由起身難得謙虛了一把,道:“大人謬讚了。”

“哈哈,不過清源縣如今能拿得出手的本地名產,也就你們家的木蘭春酒了。州府也指著你家的木蘭春酒,多招引一些外地商旅來泉州吶。”

宋廉誇完之後,勉勵道:“不過據本官所知,如今木蘭春酒的產量上,好像也只能區區滿足泉州府境內諸縣。這樣可是不行的,要加大產量多多往外銷才是。這樣,州府銀庫才能充盈起來,你說對不對?回頭你要多多敦促你家的酒坊,要擴大擴增擴產嘛。”

如今崔氏酒坊已經成了清源縣最大的納稅大戶,現在聽宋廉的意思,好像還要讓崔氏酒坊成為泉州府的納稅大戶啊。

不過對於納稅這種事,崔耕倒是沒有多大牴觸,納稅越多,說明產量越大,銷路越好嘛。

而且崔氏酒坊若真能成為如泉州林家那般存在的納稅大戶,相反對他崔耕在泉州府的官場中,也是一大助力!

隨即,他點頭道:“下官曉得了,回頭定會敦促此事。”

“好,那本官就開始說正事兒了。”

宋廉清了清嗓子,徐徐拋下一個重磅炸彈:“朝廷有意讓莆田、清源兩縣合兵,並增設折衝都尉府置於此地!”

轟!

崔耕三人當場便震驚了。

尤其是劉縣令,情不自禁地驚呼一聲後,雙肩略有顫抖,激動的。

激動之理由很簡單,兩縣合併,意味著合併之後的新縣,無論是縣境大小,還是人丁戶籍的多少,都遠超其他幾個縣,成為泉州府下轄名副其實的第一上縣,甚至是凌駕於上縣之上的望縣。

這意味著,他只要當上這個新縣的縣令,那麼他這個從六品的奉議郎,就可以立馬轉為正六品的朝議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