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章 武家有良駒,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裡話外都離不開姓武的,忽地問道:“崔長史,莫非你跟武公子有過節?”
“唉,我跟武公子倒是今天才打第一次照面!不過,這樑子恐怕是結下了!”
他簡單地把自己和賀旭的過節說了一遍,然後道:“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有賀旭在一旁煽風點火,再加上剛剛武公子跟我說得那通話,恐怕心中對我早生敵意了。”
林闖緊皺雙眉,頗為嚴肅地說道:“這事兒可就麻煩了。在泉州地界兒,武家不好惹啊!”
崔耕問道:“三郎,這武家到底什麼來頭?一州司馬家的公子,我不相信能讓你這般忍讓退避。你若真當我崔二郎是朋友,還望釋疑一二!”
林闖道:“崔長史,若真只是一州司馬家的子弟,我林三郎雖不願去招惹,但也不至於不敢招惹!唔,崔長史既然想知道,那兄弟我便慢慢向你道來……”
原來錦衣公子名叫武良駒,正是現任泉州府衙司馬大人家的公子。
至於這廝的其他身份就比較複雜了,還得從六十年前說起,而且還要從當今武后,即將登基稱帝的武后說起……
想當年,武則天他爹武士死得早,留下了子女五人和一個遺孀。
其中兩個兒子武元慶和武元爽,乃是武士的原配相里氏所生,後相里氏死了,武士又娶了楊氏。
三個女兒包括武則天在內,正是楊氏所生,個頂個的姿容不凡。
後來武士死後,武家的家業便由為武元慶和武元爽兄弟二人掌管,對楊氏和三個妹妹非常不好。非但如此,還聯合兩個堂兄弟武惟良、武懷運,一起欺負她們。
具體有多不好,外人不得而知,不過從武則天得勢之後的慘烈報復來看,是極具想象空間的。
武則天當上皇后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這兩位同父異母的哥哥,一起貶出了京城。
武元慶被貶為龍州刺史,剛一到任,就憂懼而死了,其做賊心虛的程度可見一斑。
再說武元爽,雖然沒嚇死,但他知道這事兒肯定沒完,所以一直積極安排自己的退路。
當時他一個小妾,生下了一個兒子,叫武三忠,也就是現在的泉州刺史武司馬。
武元爽怕自己的好妹妹斬草除根,就把武三忠的身份匿了下來,沒有入族譜。
所以,外人只知道武元爽只有一個兒子叫武承嗣,而不知有武三忠。
又過了幾年,武則天的第二步報復計劃到了。
她策劃了“賀蘭氏”一案,武惟良和武懷運都被牽連進去,抄家滅族。
至於碩果僅存的武元爽,因為離得事發地太遠,著實不好牽連,則被貶配為振州刺史。
所謂振州,就是後來的海南三亞。
這個地方到了後世是旅遊聖地,但在大唐的時候,可是“瘴癘之地”,中原人到了那,能有一半人活過三年就算不錯。可見,武則天還是想置武元爽於死地。
武元爽帶著家人,從濠州出發,經泉州出海,抵達振州。
誰也不知道,就在泉州的時候,武三忠偷偷離開了隊伍,隱姓埋名,在泉州安家落戶。
從那以後,泉州就多了一個叫項三忠的人。
然而,世事如棋,人生如戲。
沒過幾年,賀蘭敏之的案子發了,武家絕了後。武則天想當女皇,沒有孃家人幫襯怎麼行?
於是乎,她又想到了遠隔萬里的侄子們。
反正幾個畜生哥哥都死了,上一輩的恩怨就讓他過去把,你們這些侄子還是我的好侄子。
這下可不得了,武元爽明面上的兒子武承嗣結束了海南七年遊,回到長安,高~官得坐駿馬得騎。
時間不長,就當上了禮部尚書、太長卿,同中書門下三品,標標準準的大唐宰相。
聽到這個訊息,遠在泉州的武三忠差點沒活活氣死過去!
狗日的,我武三忠這麼多年隱姓埋名,吃也不敢吃喝也不敢喝,究竟是為啥呢?不就是怕我那位遠在長安的姑姑發現了我的存在,對我斬草除根嗎?
現在倒好,敢情我的身份是福不是禍啊!我那個哥哥武承嗣都當宰相了,憑啥我不行?我們爹都是武元爽,都是武后的親子侄,憑啥我也要在泉州府藏頭露尾,隱姓埋名?
於是乎,他趕緊把藏起來的金銀財寶拿出來,跑去長安活動,要求認祖歸宗,為姑母效力。
但是,哪有那麼簡單?一來,武元爽當時做的太好了,把武三忠是武家人的證據全部毀掉,連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