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5章 子儀心思動,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海賓一馬當先,衝著吐蕃騎兵衝了過去。

五百侍衛親兵毫不猶豫地緊隨其後,只在頃刻間,就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

王海賓的性格跟關老爺差不多,傲上而不凌下。跟他合作的人,恨他恨得牙根都癢癢,但其手下都覺得他還可以。

所以,無論崔耕還是郭子儀,都對王海賓沒啥不好的看法,所以這五百侍衛親軍甘願隨他赴死!

當即,五百久戰之軍,懷著必死之心,綻放出了最後的光芒,殺得那兩千吐蕃軍節節後退。

當然了,人力有時而窮,也就到此為止了。

一刻鐘之後,又是一支兩千人的吐蕃兵殺到。唐軍越戰越少,不斷有戰馬倒斃。

王海賓胯~下戰馬乃是一匹寶馬良駒,還可以支撐得住。此時他已經身中十餘箭,渾身上下鮮血淋漓,卻還呼喝連連,大聲邀戰,更顯壯烈。

這時候,戰場的外圍,出現了一群吐蕃貴人的身影。

為首一人看年紀在六十上下,、身材瘦高,面色和煦,頭髮花白,看起來不像是個吐蕃人,而是一名來自中原的儒生。

然而,現在沒有吐蕃人敢小瞧於他,此人正是統領這四十萬大軍的主帥,現如今的吐蕃國相韋乞力徐尚。

事實上,自從吐蕃太后赤瑪類秉政以來,韋乞力徐尚就是吐蕃大相。只是剛開始,他沒什麼實力,人人只以為他是個過渡人物。

然而,任由朝堂上風雲變換,韋乞力徐尚一直屹立不倒,才慢慢有人覺得,此老恐怕並非表面上那麼簡單。

後來,吐蕃車騎長遲扎陸貢和太后赤瑪類和解,其中韋乞力徐尚出力甚多,人們更是對他刮目相就看,

然而,事實證明,他們還是低估了韋乞力徐尚。

趁著李隆基發動先天政變,崔耕被迫遷往嶺南道之機,,韋乞力徐尚和太后聯手,突然發動政變,除去了車騎長遲扎陸貢及其附屬勢力,如今韋乞力徐尚在吐蕃的權力,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此刻,望著戰場中王海賓中左衝右突,韋乞力徐尚嘆了口氣,道:“大唐人才何其多也!王海賓都如此勇猛,本相真想看看,那逃走的大唐雙耀,又是何等英雄?”

旁邊的吐蕃大將是司秦海道:“大相可是起了愛才之心?”

“愛才?”韋乞力徐尚搖頭道:“你以為此人會投降我吐蕃?如果他真的貪生怕死的話,就不會主動留下來斷後了。”

“那您的意思是?”

“本相只是想感嘆一聲而已,唉,論欽陵之後,我吐蕃人才凋零,比大唐可是差遠了。”

頓了頓,又自失地一笑,道:“不過,這也沒關係。唐人有才,卻不能用之。比如大唐的嶺南王崔耕吧,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若是有他坐鎮,我吐蕃又豈敢北侵?今日之事也是如此,若非唐人自亂陣腳,王海賓又豈會落到如此境地?所以,天命還是在咱們吐蕃這一邊。”

司秦海是韋乞力徐尚的心腹,說話沒什麼顧忌。撓了撓腦袋,道:“不是末將長他人的威風,滅咱們自己計程車氣。就算王海濱死了,這不還有什麼大唐雙耀嗎?這二人不僅殺法驍勇,還智勇雙全,險些有幾百人破了咱們的十萬大軍。大相您是不是高興得早了點兒?”

“一點都不早。”韋乞力徐尚眉毛一挑,意味深長地道:“本相可以肯定,不管咱們此戰勝敗如何,王海濱一死,大唐雙耀也活不了多久了。”

……

……

這邊郭子儀和張守卻不知韋乞力徐尚的預言,現在他們正在渭源縣梁家莊內休整。

沒錯,就是梁家莊。

一來,此地背後就是大山,跑路方便。二來,此地存著當初繳獲的吐蕃輜重,糧草問題上不用擔心。

所以,在接下來的半個月的時間裡,崔耕等人就在梁家莊內棲身。並且派出斥候,探聽外面的訊息。

不出預料地,斷後的王海賓戰死沙場。吐蕃人又分出五萬大軍,與原來的殘兵敗將一起,守住了長春谷。

李隆基數次派出軍隊猛攻長春谷,都無功而返。現在吐蕃人士氣極旺,以為必能取勝,甚至活捉大唐皇帝。

梁家莊內。

崔耕往郭子儀和張守的臉上看去,沉聲道:“如今能力挽狂瀾的只有咱們了,二位敢不敢再幹一票?”

“再幹一票?”郭子儀道:“你是說……咱們再喬裝改扮,夜襲吐蕃大營?不好吧,人家敗了一次,能不有所準備?”

崔耕道:“你得這麼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