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0章 長安鄒駱駝,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是氈帽工坊。崔耕願意拿出這兩個工坊的部分股份,來為聚豐隆的信譽做擔保。

這番話在情在理,再加上崔耕、李善和韋湊的面子,眾商家大儲戶頓時有些意動。

當然,要說就此答應下來,那也不大現實。

自己不擠兌,不能保證別人不擠兌啊。參與擠兌還有拿回本錢的希望,若是按兵不動,等聚豐隆真的垮了,那可就追悔莫及了。

一時間,大廳內鴉雀無聲,眾豪商誰也不願意率先表態。

正在這時,門外忽然有人高聲道:“既然大家如此信不過聚豐隆,不如就把手中的錢票,都賣給在下吧!”

緊接著簾櫳一挑,走進來三個人。

當先一人,看年紀在四十歲左右,身高八尺,背部微駝,剛才的話就是他說出來的。

他身後的兩個人,一個是十六七歲的少女,頭梳雙平髻,身著錦繡衣,雖無簪珥之飾,卻更顯容色婉娩,天生麗質。

另外一人卻是個中年和尚。此人的相貌雖然並無出奇之處,但往那一站,就給人一種超凡脫俗之感,端的不可小覷。

崔耕在臨開席之前已經查點過,所有得了請帖的豪商都已到場。

那麼這三人並不在邀請之列!

他看向三人,問道:“恕本縣眼拙,不識得三位,不知幾位是……”

那駝子的胸脯微微一拔,傲然道:“嘿嘿,雖然崔縣令沒有邀請在下,但你們今天不就是在談關於錢財的事兒嗎?只要跟錢財有關,在下自問,就有資格說道上兩句!”

頓了頓,駝子又掃視了宴席中在座的數十商賈,正色道:“某家再重複一次,有誰不信任聚豐隆銀號,沒關係,儘可以把手中的錢票賣給在下。來者不拒,多多益善。”

一口氣吃下在場所有人手中的錢票?

真是好大的口氣!

在座商賈儲戶門盡皆面露不屑之色,顯然對這駝子的話不感冒,私底下非議紛紛。

“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把錢票都賣給你,你吃得下來嗎?”

“不知是從哪個小地方來的人,手裡有倆錢,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你知道聚豐隆欠我們多少錢嗎?加起來能有一千多萬貫!”

“別說你了,哪怕是當今天子,要拿出這麼一大筆錢來,都得仔細掂量掂量。死駝子,哪涼快就上哪待著去吧。”

……

駝子面對眾豪商的譏諷,臉上似笑非笑,絲毫不見羞惱之色。

直到非議之聲逐漸消弭,他才雙手下壓,胸有成竹道:“怎麼?諸位是不相信在下有此財力?”

“你他孃的到底是誰啊?”有人實在受不了駝子的裝逼了,猛然站起惱聲質問道。

駝子道:“在下鄒。諸位若是沒聽說過在下的名號,也應該聽說過家父的吧?家父姓鄒,名鳳熾,也有人稱他為鄒駱駝。在座有誰質疑在下的身份,儘可到附近的福盛邸店查證。”

駝子一報名號,場中立馬又變了風向,剛才還滿臉不屑的商賈儲戶門紛紛面露喜色。

“怪不得敢誇下這等海口,原來他是鄒駱駝的兒子啊。”

“聚豐隆和鄒家扯上了關係,以後真是前途無量!”

“有了鄒家保底,那大家還擔心什麼錢票的兌換啊,一天的雲彩滿散。”

……

不過崔耕還真沒聽過鄒駱駝的名號,看向身邊的李善,問道:“這鄒駱駝到底是什麼人啊?”

李善微捻著頜下的幾縷短墨髯,點頭道:“崔縣令還別不信。一千多萬貫,對於別人來說是千難萬難。但對於鄒家來說,還真不叫事兒,鄒家當真是富可敵國啊……”

李善可是老江湖,見識閱歷堪稱活字典,細細給崔耕介紹了起來。

鄒風熾,生於大唐貞觀七年,因為長得肩高背曲,人送綽號鄒駱駝。

據說他年輕的時候,是個在長安城內推車賣蒸餅的小販,非常貧困。

長安城勝業坊東北角,是鄒駱駝每次賣餅的必經之地,那條路上有幾塊半埋在地下的磚頭。

每次鄒駱駝經過此地,若是不小心碰到這幾塊磚,都會車倒餅落,一天的收入大減。

某日小車又翻了,鄒駱駝一怒之下,借來工具,準備把這幾塊磚頭全部掘出,永絕後患。

這一掘可不得了,鄒駱駝發現,地下埋了十幾個大甕,每個大甕裡面都裝滿了金子。

後來鄒駱駝就利用這些黃金大開邸店,漸漸地富可敵國。想當年,唐高宗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