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7章 句句有來由,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人們面面相覷,鴉雀無聲,心裡都起來質疑。
至於崔耕自己,這時候也意識到不對勁了。貌似自己一時衝動,從荒唐大夢中抄出來的這首詩,既不應情,也不應景兒啊。
媽的,衝動真是魔鬼,這可咋辦?
該怎麼扯個謊,把這事兒圓過去?
“哈哈,好詩啊,好詩。崔縣令此詩,才華橫溢,字字珠玉,實乃千古之絕唱!”
忽然有個清脆悅耳的聲音響起。
崔耕循聲望去,不認識!
這是個身著青衫的年輕人,看年紀不到二十歲,眉如彎月,目似春水,冰肌玉膚,面賽冠玉,要不是有兩撇小黑胡,人們恐怕會認為是哪個美貌的小娘子女扮男裝呢。
攝於“崔飛將”的名頭,人們一時間不敢對崔耕說三道四的,但對這小夥子可就沒那麼客氣了。
當即有人陰陽怪氣道:“你小子也懂詩?”
俊美小夥子微微一笑,點頭道:“對於別的詩,在下不敢妄自品評。但對崔縣令這首詩麼……嘿嘿,在下認得了第二,天下就沒人能認第一!”
“哎呦呵,好大的口氣!”那人揶揄道:“難不成你比崔縣令自個兒還懂這首詩?”
俊美的年輕人點頭,“然也!諸位有什麼不服氣的,儘管向在下提問,看能不能難得倒我。”
“好,那我問你。這首詩的前兩句,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現在明明是夏天啊,為何崔縣令要說“秋盡”?”
俊美年輕人道:“這位兄臺,你光關注“秋盡”了,就沒想想“草未凋”?”
“什麼意思?”
“‘草為凋’是當前之景,大家都看到了。至於‘秋盡’麼,則是崔縣令心有所感,並非寫實。”
說到這裡,那俊俏年輕人目露憐惜之色,道:“別忘了,長安城的案子還沒了結呢!諸位在此尋~歡作樂,可曾想到崔縣令心中的苦楚?這句‘秋盡’,說得就是此時崔縣令的心境秋日剛過,寒風凜凜,涼澈骨髓!”
“嗯,有道理啊!”有人鼓掌叫好道。
“秋盡,草未凋。前者為虛,後者為實,虛實相合,道出難言事,崔縣令實乃詩歌大家啊!”
“我等只知和崔縣令一起享受這無邊美景,卻忘了崔縣令如今前途叵測,還要一個年輕人來點醒,實在是慚愧啊!”
……
人們竊竊私語,大部分人都被那年輕人說服了。
不過,一樣米養百樣人。
待人們的聲音漸低之後,仍有人不服氣地道:“就算前兩句解釋得通,這二十四橋,又作何解釋?”
俊美年輕人云淡風輕地一笑,道:“這就更好解釋了。崔縣令剛才說得明白,可以把保障湖賣給大家以建別院。難不成諸位都那麼吝嗇,光想著修別院,就不想為保障湖修橋了麼?崔縣令說‘二十四橋’,指的是未來,而不是現在。”
“原來如此!”
眾人恍然大悟,看崔耕的眼光越發熱切起來。
心思敏銳的商賈想著完了,這保障湖的價格,還得在今晚的基礎上,繼續往上翻!
這年頭要想得個好名聲,不就是修橋補路嗎?
你在別的地方修橋,也就是當地老百姓稱頌,但在保障湖修橋,可就遠非止於此了!
世人一聽這首詩就會問了,怎麼個“二十四橋”啊?就有人解釋,這是保障湖上的二十四橋。其中有崔耕建的蓮花橋,還有某某富商建的某某橋……
毫無疑問,隨著這首詩流傳天下,自己也會四海聞名,乃至萬古流芳!
這麼好的機會,焉能錯過?
最關鍵的是,二十四橋啊,除了崔耕眼前這座“蓮花橋”之外,就剩下二十三個名額了。在場可是有幾百富商巨賈,這競爭得多麼慘烈?
但是再慘烈,與名揚千古比起來,這錢也得花!
說實在的,到了現在,哪怕是崔耕自己站出來表示,自己的“二十四”橋不是這個意思,眾豪商都得一邊表示不信,一邊想辦法把他的嘴給堵住嘍!
但還是有煞風景的。
一個穿綢裹緞地瘦細挑兒,高聲道:“諸位,別高興得太早了!前三句雖然都能解釋得通,這還有第四句呢,玉人何處教吹~簫?這玉人又是指的哪位?”
“毛三郎,你他媽的少胡咧咧。”不等那俊美年輕人發言,已經有人罵道,“玉人還不好解釋?咱們揚州青~樓甚多,說不定是崔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