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8章 挖坑待隆基,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崔耕道:“條件當然是有的。本官想問的是,萬一寶嚴的祈晴法會不奏效怎麼辦?”

“取悅佛祖需要時間,一兩日不奏效也是難免的。”

“三四日呢?”

“呃……那也有可能。”

“一個月?”

李隆基面色有些尷尬道:“崔相說笑了,即便沒人祈晴,再過一個月,也該晴天了吧?”

“那可不一定哦!”崔耕伸手兩根手指,道:“本官再給他兩個月的時間!”

忽然,他一指寶嚴,厲聲道:“但若是再過兩個月還不停雨,那你寶嚴和尚就是妖言惑眾,本官就要你的命!”

寶嚴雖然有些犯嘀咕,但轉念又一想,一場雨能連下三個月?那怎麼可能?遂點頭道:“好,就依崔尚書所言。呃,這五十萬貫錢……”

“自然是本官出了。稍後,本官就會派人將五十萬貫的錢票,交到大和尚你的手中。”

寶嚴和尚道:“多謝崔尚書。”

李隆基道:“崔尚書為了百姓仗義疏財,小王……”

“誒,臨淄王莫著急啊,本官還沒說呢。兩個月後,雨仍然不停,咱們該怎麼辦?”

“那時候定然大水成災,當然是救災啊。”

“救災?說得輕巧,請問臨淄王,不管國庫還是內庫,現在有錢嗎?”

當然是沒錢了。

李顯花錢沒節制,光給李裹兒的嫁妝就是一千多萬貫,莫忘了,他有七個女兒還有一個韋后呢。現在內庫早就窮得跑耗子了,李顯之所以還能維持皇帝的體面,還是多靠武三思的供奉。

至於國庫麼……現在突然多了近萬名斜封官,不得給俸祿啊?國庫現在也是捉襟見肘。

李隆基道:“莫非崔尚書的意思是,咱們一起出錢救災?可這擅賑之名……”

在封建社會,賑災不是誰都能做的。大災之年,你聚攏數十萬百姓,邀買人心,難不成是想造反嗎?

崔耕胸有成竹地道:“本官當然不會讓大家擅賑,這次的賑濟活動,只是要大家出錢而已,具體賑濟活動,還是要官府去做。”

李隆基道:“但不知崔相準備籌多少錢賑災呢?“

“那就要看大家的誠意了。”

“什麼意思?”

“現在就請大家認捐,不管大家說多少,除了臨淄王外,本官願意與其餘人等所出錢財的總數相等。”

敢情在這等著我呢!

李隆基瞬間就秒懂了,剛才說建造佛寺要五十萬貫錢,自己出十萬貫,崔耕出二十萬貫,其餘人等出二十萬貫。

這次賑災,人家崔耕要繼續按照這個比例來出錢。自己若是不肯接招,這次的“祈福法會”就完全達不到目的了。

他一咬牙一狠心道:“在錢財上,小王當然不能和崔尚書相提並論。這樣吧,崔尚書出多少,我就出您的一半。”

“好,臨淄王夠慷慨。”崔耕右手一展,道:“接下來,就請大家出價吧。”

太平公主輕啟朱唇,道:“本公主給臨淄王和崔尚書面子,就馬馬虎虎出個十萬貫吧。”

上官婉兒道:“我是出家之人,在錢財上自然不能與各位比肩。不過賑濟百姓,乃是大大的善舉,就勉力出上個一萬貫錢,聊表存心吧。”

這兩位一唱一和,就把今天的行情定下來了最高不超過十萬貫,最低不能低於一萬貫。你再大,能有鎮國太平公主大?再窮,能比出家為道的上官婉兒窮?拿錢吧!

當然了,儘管這個數目,比之前李隆基要求的數目,多了十倍還不止,但大家也沒多少反感。

道理很簡單,三個月大雨不停,那怎麼可能?又不用真出錢,反正是吹牛逼唄。

耿國公武懿宗道:“我出八萬貫!”

宋面帶苦笑道“宋某人家資不厚,又兩袖清風,只好勉力出上一萬貫了,眾位莫笑。”

宗楚客道:“本相信奉中庸之道,也出五萬貫吧。”

……

人們紛紛發言,粗略算起來,已經達到了一千多萬貫!

崔耕道:“空口無憑,還請大家立字為證。到時候,若是有人說了不算……那面上可就不大好看了。”

人們齊聲道:“理應如此。”

大家也樂得寫下來,表現自己的大方,非常配合。至於那萬一的可能性……天塌了,這不是還有李隆基在頂著嗎?按照之前的承諾,他最少也得出五百萬貫啊!

李隆基則暗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