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7章 往事打補丁,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柬之誠懇道:“《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可以概括,那就是“思無邪”。如果真有能讓人長生不老的神仙,那麼秦始皇和漢武帝早就長生不老了;如果佛祖真為人謀利造福,那梁武帝也早就成為千古一帝了。堯舜之所以能夠成為歷代帝王的典範,不過是因為他們努力修治世事罷了。陛下對鄭普思和葉靜這等人尊寵有加,甚至讓他們擔任文教領袖之職,讓天下讀書人怎麼看?微臣以為殊為不智。”

這幾句話絕對是正理。

說實話,李顯的資質在中人以上,也不是不明白鄭普思、葉靜能這等人不靠譜,但是奈何韋后信啊,他也無可奈何。

李顯深吸了一口氣,道:“張愛卿所言甚是,朕這就把鄭普思、葉靜能免去當前職司,發往東京供奉,你以為如何?”

東京就是洛陽,比長安更為繁華。鄭普思、葉靜能雖然權力小了,但更容易享受,想必無論他們還是韋后都能接受。

但是,張柬之不接受啊!

他跪倒在地,接連磕了幾個響頭,道:“微臣這次進諫,並非僅僅是為了鄭普思和葉靜能,主要還是希望陛下改弦更張,將不稱職之人,盡皆斥退。”

“比如呢?”

“比如梁王武三思!”張柬之道:“則天大聖皇帝改唐為周時,將李唐宗室誅殺殆盡;現在多虧上蒼庇佑,陛下又重登帝位,但武氏之人卻沒有受到任何懲處和追究,朝野有識之士無不扼腕嘆息。還請陛下削其官爵,減其俸祿,以慰天下人心。”

“姓張的,你少特麼的來這這套!”武三思怒道:“神龍政變時,我也有份兒參加,現在更從單字王降為了雙字王,你還想怎麼樣?”

黃門侍郎宋義插話道:“怎麼樣?現在江山已經姓李,武三思你就應當以侯爵的身份回到自己家裡去,怎麼還可以擔任相職,干預朝政呢?你難道不知道呂產、呂祿這二人的結局嗎?”

袁恕己跪倒道:“陛下登基以來,頗有所任非人者,還請改弦更張,斥退諸武及其他倖進之徒!待才德俱全者身居其位,自有人為則天大聖皇后書寫碑文!”

“還請陛下斥退諸武及其他倖進之徒,待才德俱全者身居其位,自有人為則天大聖皇帝書寫碑文!”

……

清流一派紛紛跪倒。

他們這些話還是有道理的,韋后和各公主最近鬧得太不像話。

她們可以用四個字來形榮既蠢又貪。這些貴婦斂財的唯一方式,就是賣官鬻爵。

不論是屠夫酒肆之徒,還是奴婢之流,只要向這些人送上三百貫錢,就能直接得到由皇帝親筆敕書任命的官位。當然了,多是沒有定額的御史、拾遺之流。

因為這些人是非經正式程式任命的,所以其任命狀是斜封的,要從側門交付中書省辦理,而且它上面所書“敕”字是用墨筆,與中書省黃紙硃筆正封的敕命不一樣,所以被稱為“斜封官”。

不到一年,斜封官已經接近萬人。

這麼多人,辦公的地方都擠不下,再加上當時破天荒的有十一位宰相,人們稱御史、拾遺、宰相,為“三無坐處”。

就這樣,兩百萬貫錢左右的賄賂,就把朝廷搞的烏煙整齊,有識之士無不憤恨。

清流派將這些事和清退諸武合在一起提出,先在道德上佔了優勢。

另外,清流派趁著今日提出,也是想和李顯做個交易你聽我們的話,我們就找人給武則天寫碑文。要不然,你找鄭普思、葉靜能寫啊,你找武三思寫啊!

李顯當然不能這麼幹。

碑文是對一個人的蓋棺論定的評價,非常重要。可武則天這輩子該怎麼評價呢?子不言父過,言母過也不行啊,壞話是不能寫了。那光歌功頌德呢?那就毫無公信力了,還是不妥。所以,這是一項很有難度的技術活兒,一般人根本就幹不了。

最關鍵的是,寫碑文這種事,你得找名氣大、聲望好的人來寫才行。要不然,為人子者就不是不孝。李顯身為皇帝,還真丟不起這個人。

但是,除了清流派,哪找名氣大、聲望好的人?從理論上來講,李顯必須向清流派妥協。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今日群臣之舉跟逼宮也差不了多少,李顯還真咽不下這口氣。

怎麼辦?

李顯往四下裡望去,突然眼前一亮,既不屬於清流派,又名氣大、聲望好的人,還真有一個,那就是崔耕崔二郎!

他高興地道:“扶陽王,則天大聖皇后的碑文,不如就以你來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