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8章 禍從四方來,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此同時,潞州城,臨淄王府。

王府外一切正常,有持戟衛士護衛,有過往百姓小心翼翼地經過,還有小孩子大著膽子往裡面張望。

而王府內部,卻是一片肅殺。人們皆穿黑白二色,丫鬟奴僕臉上,不敢露出半分笑模樣。

一間密室內,更是一片銀裝素裹,設起了靈堂。

主祭之人,正是臨淄王李隆基。

在他身邊,還站著一男一女。

如果崔耕在這的話就會發現,這倆人和張老敢,張水桃的面目有幾分相似,正是張老敢的獨子張進財和女兒張水杏。

張進財也很無奈,當初王琚憑著三寸不爛之蛇,說服自己等人領著鄭普思的私兵,投靠了李隆基。

按說這也沒毛病,鄭普思一個神漢,誰能相信他會成事?自己也就是混點錢花花而已。而李隆基則大大不同,他是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高宗李治的親孫子,當上皇帝的可能性比鄭普思大多了。

後來,鄭普思被崔耕押上長安,大夥更是為之前的決定慶幸不已。在李隆基提出,要納張水杏為妾,並把自己任命為貼身護衛的時候,大家就更高興了。

別談什麼“人質”,你想當高~官貴戚的人質還不可得呢。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

這還沒怎麼著呢,有訊息傳來,那五千人馬被辛承嗣帶領的五百羽林軍打了個伏擊,全軍覆沒,自己的父親和妹妹也被抓了俘虜。

後來,又有訊息傳來,這二位為了不牽連到李隆基乃至自己和妹妹,一口咬定是跟著鄭普思謀反的,也被辛承嗣帶著去長安了。

“唉!”

經過一番繁瑣的儀式,李隆基將三炷香插上,長嘆了一口氣。

他說道:“算算日子,老爺子和桃兒今天就要到長安了。他們為了掩護本王,肯定得把謀反的罪扛起來,是我害了他們啊!”

“王爺不必如此!”張進財勸道:“爹爹和妹妹此舉,是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也算死得其所了。”

“唉,總是本王之過。”李隆基有些氣餒道:“本王的謀劃,屢屢被崔耕破壞,難不成他是我天生的剋星?這復唐大業,還能成功嗎?”

王琚勸道:“王爺不可如此想哩。想當初,漢高祖劉邦對陣項羽屢戰屢敗,連老婆和孩子都保不住,可最後垓下一戰獲勝,終成一代霸業。還有漢光武帝劉秀,大業初起時也不甚出色,然而昆陽一戰,三千破五十萬,天下聞名。您縱是一時敗在崔耕之手,只要堅持下去,最終必能得登大寶。”

李隆基道:“多謝王先生勸解,只是……人家劉邦有韓信、張良、蕭何、陳平、樊噲等人輔佐,漢光武帝身邊有云臺二十八將,可本王身邊……”

望著身邊這大貓小貓兩三隻,除了王琚算是個人才之外,其他人著實給不了他什麼信心。

“關於這點,王爺就更不必擔心了。陳平是誰?居家而盜其嫂,不容於鄉里。蕭何呢,沛縣一吏而已。樊噲是個屠夫,韓信連飯都吃不上,這些人本身的才能未必就比我等強多少,只是時勢造英雄而已。”

見李隆基還是沒啥信心,王琚又道:“您想想,劉邦起家的班底,樊噲、蕭何、曹參,盡是沛縣之人。難不成,上天把人傑都生在沛縣了?非也,實在是劉邦得一縣的人傑而用之,就足以一統天下。您現在若得潞州的人才而用之,何愁大業不成?”

最後這番話還真有些道理,李隆基的面色稍緩。

張進財有些吃味兒,道:“我說王先生,您吧了半天,您自己算什麼等級的人才啊?”

“至少不在那張良、蕭何、陳平之下。”

“哦?這麼厲害?那您說說,現在現在咱們被崔耕欺負慘了,該怎麼報仇雪恨呢?”

王琚拉了把椅子坐下,道:“本官至少有三個法子,可以讓那崔二郎吃不了兜著走……”

然後,他將這三個法子,簡要地解釋了一遍。

其一,就是攛掇李重俊謀反。這個計劃現在進行得非常順利,到時候,若李旦或者李隆基能趁亂登基為帝,崔耕也就任由李隆基揉圓搓扁了。這叫不戰而勝。

其二,就是之前王琚曾經提到的楊崇義了。原本王琚對付他,只是為了他手中的錢財。但是現在,崔耕的兄弟結義王元寶,成了楊崇仁的乘龍快婿,而楊崇義又是楊崇仁的親弟弟,這能做文章的地方就多了。運作好了,足以一箭雙鵰。

李隆基問道:“那第三個法子又是什麼?”

王琚微微一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