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9章 潑寒逢帝壽,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坐的卻是一個身材高大的男子,頭戴獸頭頭冠,面帶紫髯面具,身著胡服,飾以金銀琉璃珠玉。
顯而易見的,這男子代表的是胡人中的貴人。
“雅荷~~”
忽然,那男子發了一聲喊,道:“吾乃胡人之王,看上了中原的花花世界。俺這就點齊兵馬,破了邊關,好好享受去也!”
“胡王受死!”
那童子們發了一聲喊,有人掏出腰間的渾脫,向著“胡王”潑水,有人騰身而起,去拽他的鬍子;有人則背後偷襲……
這當然是表演,並不是真打,難得的是孩子們在馬匹前進的過程中進行,動作乾淨利落,絲毫不顯雜亂,頓時迎來了陣陣喝彩聲。
等快到朱雀門時,又有驚喜,只聽眾童子們隨著“蘇幕遮”的曲子,齊聲唱道:“聰明兒,秉天性。莫把潘安、才貌相比並。弓馬學來陣上騁。似虎入丘山。勇猛應難比。善能歌,打難令,正是聰明。處處皆通嫻,久後策官應決定。馬上盤槍。輔佐當今帝。”
“好,好一個“馬上盤槍,輔佐當今帝”!”李顯甚為高興,道:“看賞,長壽坊渾脫隊每人賞錦緞一匹。”
李隆基趁機進言道:“方才長壽坊所表演的,乃是潑寒胡戲中的老曲目,叫“潑胡王”。只有這首俗曲兒是新做的,甚為難得,不如陛下令人做一首詩和之吧。”
蘇幕遮的曲調雖然沒什麼變化,但與之相配合的你內容,在朝廷和民間卻已經分化。在民間是俗曲兒,在朝廷卻依舊是七言絕句。所以李隆基說做一首詩和之。
李顯興致甚高,往四下裡看了一圈兒,笑道:“不知哪位愛卿,願做這一首和詩啊?”
馬上就有人應道:“微臣不才,願意一試。”
人們循聲望去,發現其人正是工部侍郎、弘文館學士張說。
李顯道:“有勞張愛卿了,不知你需要多久?”
“微臣現在已經有了:摩庶本出海西胡,琉璃寶眼紫髯須。聞道皇恩遍宇內,來將歌舞助歡娛。”
“哈哈,張愛卿不僅有詩才,還有捷才啊,還有嗎?”
“臘月凝陰積帝臺,豪歌擊鼓送寒來。 油囊取得天河水,將添上壽萬年杯。 ”
“可能再來一首?”
“寒氣宜人最可憐,故將寒水散庭前。 惟願聖君無限壽,長取新年續舊年!”
就這樣,張說接連做詩三首,不僅和了詩,還點明瞭為李顯祝壽之意。
李顯甚為高興,賞張說錦袍一件,黃金五十兩,並命人將這三首蘇幕遮唱出來,與長壽坊那些童子相和。
李隆基又故作漫不經心地道:“張侍郎是詩雖好,但值此陛下萬壽之際,天下第一的詩人沒出手,總嫌美中不足啊。”
“天下第一的詩人?”李顯扭頭看向崔耕,微微一笑,道:“二郎,這是說你呢!要不,你也作詩一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