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4章 誰人繼為帝,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重福哭泣道:“母后……母后,她要殺我啊!她說都是我告密,才累得邵王慘死,要拿我給邵王抵償兌命,父皇都快被她說動了。現在我處境艱難,連一份厚禮都備不出來。還請妹夫看來一家人的份兒上,在母后面前,為我美言幾句吧。”
“這樣啊……”
崔耕稍微一轉念就明白,這事兒還真有可能。
李重福的老婆,就是張昌宗的侄女張英霞。而邵王李崇潤,恰恰是因為說張家的壞話,被張昌宗殺死的。
那麼,告密之人,是否就是張英霞呢?李重福是否參與此事了呢?
可能性都不小。
畢竟,只要李重潤活著,他就是李顯當然的繼承人。而李顯當時已是太子,武則天死後,他登基坐殿,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通風報信,既討好了張氏兄弟,又能接替李崇潤的位置,可謂一舉兩得。
當然了,這只是個猜測。也有可能,李重福是冤枉的,韋后純屬自己的兒子死了,遷怒李重福。
在歷史記載中,自從李崇潤死後,韋后就對兩個年長的庶子越來越看不順眼,流放了一個,逼反了一個,只有北海王李重茂還是個孩子,才倖免於難。
也正是因為李重茂太小,在李顯駕崩之後,鎮不住局面。李隆基趁機發動政變,將韋后、李裹兒等人全部殺死,李顯這一家,算是絕戶了。
想到這裡,崔耕忽然發現,一個十分嚴峻的事實,擺在自己的面前要不要徹底改變歷史,阻止李隆基稱帝呢?
這樣幹,弊端當然不少。
以前那都是小打小鬧,基本上不影響自己先知先覺的優勢。若真的大幅度改變了歷史,可就跟其他人完全站在一條起跑線上了。
另外,李隆基可是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好皇帝,就算他在晚年昏庸,引發了安史之亂。換一個人做皇帝,還未必乾的比他好呢。
當然了,改變歷史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自己和李隆基的關係,絕談不上好,甚至多有衝突。
其次,自己娶了李裹兒,李隆基登基之後,能容得下自己掌權?完全不可能。
在歷史上,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兒子薛崇簡交好,薛崇簡甚至為了李隆基,對抗太平公主,參與了李隆基對付太平公主的“先天政變”。
但是,李隆基又是如何報答薛崇簡的呢?表面上宣佈將他“視同皇親”,實際上卻將他貶官出外。最後,薛崇簡在袁州別駕的位置上鬱鬱而終。
薛崇簡尚且如此,何況自己呢?
一時間,崔耕還真是難以決斷。
李重福見崔耕沉吟不語,著急地道:“怎麼?崔相也覺得的確是我害死了邵王?小王可以對天發誓,此事完全和我無關!”
“發誓倒是不用。”崔耕道:“只是,下官有一事不明,還望王爺不吝賜教。”
“崔相儘管問。”
“聽說,你和牛仙兒情投意合?對她愛若珍寶?”
“確實如此。”
“那你和王妃張英霞的關係怎麼樣?”
李重福嘆了口氣,道:“她?她是我的結髮之妻,張昌宗的侄女兒。當初,是父皇和母后做主,促成了這樁婚事。我也沒什麼喜歡不喜歡的,湊合著和她過吧。”
“這樣啊……”崔耕慢悠悠地道:“你有沒有想過,要殺妻明志呢?”
“什麼殺妻明志?”
“張昌宗和當今天子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如今他已經倒臺,他的侄女兒卻依舊是你的王妃,這不妥吧?陛下沒立你為太子,這是不是原因之一?皇后有沒有拿這個理由做文章,攻訐於你?現在皇后步步緊逼,難道,你就從未想過,要殺了張英霞,給自己稍解壓力嗎?”
“沒有,絕對沒有!”
李重福忽地站起來了,冷笑道:“難不成,這就是崔相給小王出的主意?嘿嘿,男人不能為自己的女人遮風擋雨也就罷了,還要用她的血換自己的安全。不好意思,這個主意,您想得出來,小王卻做不來。今天算小王白來一趟,告辭!”
言畢,滿臉鐵青,毫不拖泥帶水的轉身就走。
“慢來!”崔耕趕緊把他攔住了,滿臉堆笑道:“王爺莫著急走啊,下官說過,要救你就只有這一個法子嗎?”
李重福駐足,道:“什麼?你還有別的法子?”
“不僅僅是有別的法子,而且……”
略頓了頓,崔耕面色一肅,伸出手去,正色道:“恭喜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