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9章 雟州有冤案,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廣為詬病。
崔耕原來當然不知道,幫張、張從嶺南道逃回來的幕後之人是誰。現在看來,很可能就是牛仙客了。
他說道:“此案的是非曲直,本官當然要詳加調查斷。不過,事涉謀反大案,牛刺史一個外人,不顧瓜田李下之嫌為張審肅申冤,想來是沒有說謊的。”
“崔相真是明察秋毫。”
“對了,張審肅死後,楊汪和陳篡仁又是什麼境遇?”
“楊汪查辦張審肅案有功,被升為殿中侍御史。陳篡仁因揭發有功,繼任為州大都督。這次蠻族破州,兵荒馬亂,陳篡仁不知所蹤了。下官聽說……聽說……”
“聽說什麼?”
“聽有蠻人說,陳篡仁已經從賊。但是,此事關係重大,在沒有確切的證據之前,下官不敢妄言。”
“很好,牛刺史雖然和陳篡仁有仇,卻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真是頗有君子之風。”
“冀王謬讚了。”
……
又談了一會兒別的事情,崔耕對牛仙客越發欣賞。
忽然,崔耕道:“說起戎州來,本官想起一首詩:江水通三峽,州城控百蠻。沙昏行旅倦,邊靜禁軍閒。漢虜更成市,羅紈靳不還。投氈撿精密,換馬瘦孱顏。兀兀頭垂髻,團團耳帶環。夷聲不可會,爭利苦間關……想必牛刺史能攢下四十萬貫的財帛,是因為和蠻人做買賣吧?”
這首詩乃是宋代詩人“蘇轍”所作,說的是宋朝時,戎州漢人和蠻人互市時的興旺景象。崔耕引用這首詩,是想以此詩為引子,和牛仙客聊聊戎州的經濟情況。
沒想到,牛仙客聽了這首詩,卻是面色驟變。
噗通!
他又跪下了,沉聲道:“仙客死罪,多謝崔相寫詩為某開脫。”
納尼?
為你開脫?
你到底幹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兒了?
崔耕徹底懵圈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