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1章 忽然陷囹圄,奮鬥在盛唐,牛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緊接著,腳步聲聲,一群人順著山路,走上了山頂。為首的兩個人盡著緋袍,身後五十名軍士盔明甲亮。
崔耕當然認識這兩位身著緋袍的官員了。
左邊那人,正是陝州刺史楊務廉,右邊那位,卻是武則天的心腹,千牛衛中郎將,太監武壯!
武壯不在長安保護武則天,來陝州幹什麼?
“上!”
就在崔耕一愣神的功夫,武壯一聲令下,五十名甲士快步上前,將崔耕等人團團圍攏。
“武中郎,你想幹什麼?”
“嘿嘿,幹什麼?”楊務廉迫不及待地接話道:“崔耕,你的案子發了,武中郎是奉了陛下之命,抓你回長安,打官司呢!”
“啊?”崔耕愕然道:“本官犯了什麼案子了?本官能犯什麼案子?”
“此案關係重大,雜家不敢透露半點兒口風。”武壯道:“到了地方兒,崔轉運自會知曉。至於現在麼……跟雜家走吧?”
說著話,武壯已經拿出半塊龜符來。
春秋秦漢有虎符,唐朝有魚符,大周有龜符。每塊符都分為兩半,朝廷拿一半,官員拿一半,乃是驗證朝廷命令真偽的信物。
當然了,到了現在,如果真有什麼命令,武則天一般是下旨,龜符很少用。但是,一般來講,符信的優先順序是高於聖旨的,因為聖旨做偽容易,做一塊完全與官員的符信嚴絲合縫的符信就太難了、
現在武壯拿出了龜符來,一來,是說明武則天重視此事。二來,恐怕是此事頗有內情,武則天不願意下旨,想把崔耕先招回長安再說。
崔耕瞬間就想明白了此事的嚴重程度,雙手併攏,往前一伸,道:“武中郎,還要上刑具麼?”
武壯搖頭,不冷不熱地道:“那倒是不用,您現在還是京兆尹、水陸轉運使。只是在案子查清楚之前,不得自由而已。”
“那……咱們現在就啟程回長安?”
武壯微微一躬身,道:“崔轉運請!”
……
崔耕跟著武壯等人一起下了山,見兩輛大車已經準備好了,三百甲士列隊,站在一旁。
他指著一輛大車,道:“這是給本官准備的?”
武壯點頭道:“不錯,正。”
“那另外一輛呢?”
武壯笑吟吟地道:“那自然是給楊刺史準備的。”
楊務廉當即臉色驟變,道:“什……什麼?還跟本刺史有關?武中郎您之前也沒說啊?”
“廢話,提前告訴了你,你跑了怎麼辦?”隨即,武壯不耐煩地擺了擺手,道:“帶走!”
崔耕既是朝廷重臣又深得聖眷,武壯還保持著表面上的客氣。楊務廉不過是一箇中州刺史而已,他就連表面上的客氣都省了。
隨著他一聲令下,就有兩個甲士上前,抹肩頭攏二臂,把楊務廉給捆了個結結實實,塞進了大車裡。
“快走,回長安!”
武壯一聲令下,馬蹄聲聲,整支隊伍打馬揚鞭,極速西行。
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兒,眾人都有點兒蒙圈兒。
封常清是知道周興底細的,道:“老周,現在咱們該怎麼辦?”
周興想了一下,字斟句酌地道:“看這架勢,這場官司小不了。但話說回來,現在咱們兩眼一抹黑,不宜輕舉妄動。不如把力量集合起來,隨時待命。。”
“俺也是這麼想的,那咱們就一起回長安?”
馬華插話道:“我也去!”
“你?”宋耕海皺眉道:“你一個九品官,回去有什麼用?還不如留在這,替大人把這三門峽的工程看好呢。”
馬華爭辯道:“若崔大人出了什麼事兒,這三門峽的工程,還不知便宜了哪個孫子呢?我替他賣力幹啥?”
“但你回長安也沒什麼用啊!”
“怎麼沒用?莫瞧不起人啊。”馬華道:“雖然我不知道這場官司具體是什麼,但總跟楊務廉有關吧?”
宋根海點頭道:“嗯,很有可能。”
“還是的啊,不是吹牛,論起對付楊務廉來,在場的諸位,恐怕沒人能趕得上我。”
“為什麼這麼說?”
“楊務廉此人,最拿的出手的能耐是什麼?不是貪汙受賄,也不是逢迎上司,而是特別懂工程之學。正是靠著這份兒能耐,他才當上了將作少匠,甚至差點兒登上宰相之位。而在下,雖然讀書不成,但論起工程之學上的能耐,卻絕不在這楊務廉之下。說不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