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部分,煮酒論道,漂亮格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和《莊子》上講的種種道理正是修習道家內功的前提。只埋頭練習功法,而未能明徹老莊講給世人的至理明言,不免事倍功半,外魔侵擾,雜念叢生。《紅樓夢》續書中有一回講妙玉“忽聽房上兩個貓兒一遞一聲廝叫。那妙玉忽想起日間寶玉之言,不覺一陣心跳耳熱。自己連忙收懾心神,走進禪房,仍到禪床上坐了,怎奈神不守舍,一時如萬馬賓士,覺得禪床便晃盪起來……”於是就走火入魔了。像妙玉這樣心裡想著男人,卻還要強行練功,哪有不出事的?
道家內功中講究“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歷來和佛家禪門內功、藏密內功等同為養生學中的重要理論。當然道家內功非常龐雜,肯定也有很多不正確的地方,但道家內功融合了老莊等道家理論,是一種土生土長,最有民族特色的精神財富,是值得我們繼承開發和研究的,成仙飛天之說當然不是太可信,但對“繕性養生”有所幫助,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功效是無庸置疑的。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十四、順應造化的真趣--道法自然(1)
萬事萬物,順其自然最好。這是道家的態度,不像其他的學說,有很多自作聰明的規矩來摧殘天性,違背自然。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思想,一貫貼近自然,順乎自然,悟自然之機,得自然之趣。
莊子的《馬蹄》一篇中曾說過:“馬,蹄可以踐霜雪,毛可以御風寒,齕草飲水,翹足而陸,此馬之真性也。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及至伯樂,曰:“我善治馬。”燒之,剔之,刻之,雒之,連之以羈縶,編之以皂棧,馬之死者十二三矣;飢之,渴之,馳之,驟之,整之,齊之,前有橛飾之患,而後有鞭筴之威,而馬之死者已過半矣。”意思是說:馬,蹄可以踩霜雪,毛可以抵禦風寒,它吃青草喝清水,翹起腳就蹦跳,這是馬的天性。雖然有高臺、宮室,對馬是沒有用處的。到了有個伯樂出世後,他說:“我善於調理馬。”他用燒紅的鐵給馬烙印,又給馬剪毛,削蹄,套上馬籠頭,勒上馬韁繩,把它們關進馬棚。這樣,馬就被他治死了十分之二三。他還不讓馬吃飽,不給馬喝水,又叫馬拚命奔跑,在馬身上這兒整整,那兒治治,前面安上了馬嚼子、裝飾品這一套麻煩花樣,後面又加上皮鞭子闢辟啪啪的威嚇,這樣更折騰得馬死了一半多。
尋常人常以馬遇見伯樂為佳話,但莊子卻不這樣認為,他覺得馬自由自在地在野外奔跑才是合乎自然的,而伯樂之類的人強行馴馬被以為是有違馬的天性的。莊子的思想中,常這樣認為,他常覺得遠古之時,人們無拘無束,以禽獸為友,憨厚無知,純真樸實的年代最為理想。可惜,莊子的這些夢想卻隨著歷史的發展變得越來越遙遠,到了明清之時,桎梏越來越多,繩索越來越緊,以致於人們都變成了思想上的畸形兒,越來越喪失了天性、人性。龔自珍先生內心中恐怕就非常贊同莊子的思想,他在《病梅館記》中寫過:有以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畫士之禍之烈至此哉!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無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予本非文人畫士,甘受詬厲,闢病梅之館以貯之。
嗚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閒田,以廣貯江寧、杭州、蘇州之病梅,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這個文章中學語文課本里講過,我就不譯了。此處,龔自珍的文章和上面所引莊子的文章思想是一致的,不過龔自珍身當清朝禁錮愈顯嚴密的時代,文中的悲涼憤慨更有過之。因此龔自珍先生也被當時視為狂狷之士,他二十六歲時曾寫了本集子,稱為《佇泣亭文》,送給當時的一位學者王芑孫看。王芑孫看了大跌眼鏡,因為書中幾乎全是激憤之語,是他這樣“規規矩矩做人”的老儒不敢想像的,於是這王老儒邊看邊搖頭,給龔自珍批道:“……至於詩中傷時之語,罵坐之言,涉目皆是,此大不可也。”可見莊子所說的“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一點也不假,信奉道家思想的人多少都有點不合世俗,被看成孤僻的怪人。
筆者也是這樣的思想,對於花草樹木,都不喜歡將它們修枝捆紮。可惜現在園藝業也趨向西洋化,往往喜歡弄修剪整齊的草坪,剃了平頭般的冬青黃楊,士兵出操一樣整齊的樹林,大失天然之趣。而中國的傳統園林卻不這樣,中國的古園林講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往往貼近自然,有渾然天成之感。我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