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零五章 恩恩怨怨,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等到萬曆末年,建虜興起,不斷騷擾和攻打大明朝的東北邊境,大明朝堂之上頓時發現了朝鮮戰略地位的重要,於是開始拉攏朝鮮,希望朝鮮與大明一起出兵進攻建虜。

權署朝鮮國事的光海君李琿,趁機再次提出冊封他為朝鮮國王的請求。

在此之前,這樣的奏請朝鮮已經先後提出過十二次了,都被大明朝廷所拒絕。

而這一次,正在策劃平定建虜的大明朝廷,考慮到遼東作戰的戰略需要,終於同意了朝鮮的奏請。

光海君李琿終於熬成了正牌子的朝鮮國王,不過他對大明的憤恨卻並沒有因此而緩解多少。

萬曆四十六年,薩爾滸之戰打響的時候,朝鮮一面如約派出了兵馬都元帥姜弘立、副元帥韓潤等人率軍,從後路配合明軍進攻赫圖阿拉,另一方面卻與奴兒哈赤暗通訊息。

朝鮮的兩面派做法,不僅將明軍諸路進軍的訊息透露給建虜,讓建虜事先有所準備,而且還在鴨綠江畔遲疑不前,導致大將劉綎這一路明軍全軍覆沒,劉綎力戰而死。

雖然薩爾滸之戰更大的責任在楊鎬,但是光海君李琿在期間的小動作卻也幫了建虜一方不小的忙。

當然,李琿在建虜和大明之間的騎牆和搖擺,也等於是給自己埋下了禍端。

由於大明對朝鮮有著存亡絕續的大恩,所以朝鮮的宗室和百官,對於大明朝都是感恩戴德,李琿因為個人被大明冷遇十餘年的原因,而作出一些企圖背離大明的忘恩負義之舉,很快就招致了朝鮮宗室勳舊派的不滿。

再加上之前他又有殺兄殺弟,甚至是殺父的嫌疑,本來就不得士林派文官之心,此時在大明與建虜之間又左右搖擺,忘恩負義,因此引起了士林派文官的強烈不滿。

正所謂因果迴圈,報應不爽,你種下什麼因就得什麼果,誰也逃不出這個因果律。

話說天啟三年,大明與建虜再次爆發戰爭,大明再令朝鮮出兵,李琿又派出了自己的親信都元帥姜弘立和副元帥韓潤出馬,徵集並率領朝鮮軍隊來到了鴨綠江畔,繼續採取觀望姿態。

結果姜弘立、韓潤率軍抵達鴨綠江畔不久,漢城就發生了政變。

李倧和支援他的一些宗室勳舊,以及一些士林文官,只是率領了幾百人,就順利地衝進了慶雲宮中,將李琿和他的兒子們全數抓捕,並用生石灰將李琿眼睛燒瞎,然後送往江華島關押囚禁。

李琿當了朝鮮國王前前後後十五年,但在朝鮮的歷史上卻沒有名號,只有光海君這一個稱號。

發動慶雲宮政變之後,時年二十八歲的李倧,在群臣擁戴之下登上了朝鮮國王之位。

李倧政變成功的訊息傳到遼東軍前,姜弘立、韓潤隨即帶著朝鮮好不容易召集起來的幾萬大軍投降了建虜。

數年之後,也就是天啟七年春,姜弘立和韓潤帶著麾下這一支已經剃髮結辮、歸化女真的朝鮮兵,成為了後金征服朝鮮的帶路黨和急先鋒。

慶雲宮變之後成功上臺的李倧以為搞掉了不得人心的光海君李琿,大明會很快冊封他,然而他錯了。

與李琿的遭遇相同,李倧雖然十分親明,但是明朝朝廷官員的頑固不化,卻不是他能夠想象到的。

朝鮮的這次政變發生之後,毛文龍很快派人弄明白了情況,他認為李倧十分親明,取代李琿對大明有利,所以支援朝鮮方面上書朝廷,冊封李倧為國王。

但是當時的大明朝廷猶豫來猶豫去,還是隻給了李倧一個權署朝鮮國事的名分,堅持不肯承認李倧的地位。

隨後的幾年內,朝鮮的使節往返於漢城與登萊多次,一再求見登萊巡撫袁可立,最後終於說動了袁可立支援李倧正位。

天啟六年初,登萊巡撫袁可立上書,請朝廷冊封權署朝鮮國事的李倧為朝鮮國王,大明朝廷終於同意了。

這就是李倧這個朝鮮國王之位的曲折由來。

就在大明朝堂猶豫著不肯冊封李倧為正式國王的幾年中,李倧還經歷了另外一次針對他的政變。

而政變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遲遲得不到大明朝廷的冊封,讓一些宗室勳舊和士林文官認為他的王位沒有合法性。

也正是因為這些複雜的原因,讓如今的李倧對大明朝懷抱著一種極為複雜的態度。

天啟七年,後金打進朝鮮,最終兵臨城下,李倧同意交出朝鮮的主戰派大臣,然後向後金國稱臣納貢,坐視那些心向大明的大臣被建虜斬首處決,其中就有這些複雜心態的反映。

當然,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娘娘病嬌又茶媚,一路宮鬥奪後位

一見生財瞄

穿成外室文裡的反派正室

遇羅

喪屍女皇快穿日常

雲上撫琴

混在美劇的金裝律師

一夢十五年

黑心蓮他改命求HE

螢迢

和造物主談戀愛

司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