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七二章 走不了了,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寧州與離石縣,是典型的州縣同城。

也就是說,永寧州城就是離石縣城。

這個永寧州城,就在寧鄉縣城的北方五十里左右。

雖然之前派出去的李文雲和鍾得五,已經探明瞭賊軍主力集中在寧鄉方向,但是洪承疇和王承恩等人還是不敢大意,不想把永寧州城留在自己的身後置之不理。

畢竟將來是需要從柳林堡往前線轉運糧草的,哪怕是永寧州城之中有流賊的一支偏師,對官軍的糧道來說也是個莫大的威脅。

在過去的那個年代打仗,糧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像現在的洪承疇所部這樣,只能攜帶數日之糧與賊軍作戰,後方若是不能做到萬無一失,那麼前方的仗根本沒法打。

除非你搞的是北方遊牧民族的那種騎兵集團的無後方作戰,補給全靠隨時隨地的搶掠,這樣的話,你當然可以繞開擋在面前的城池。

否則的話,在你與敵軍主力接戰之前遇到的城池,特別是處在後方糧道之上的城池,是必須拿下來,然後才能繼續前進的。

這也正是這個時代的明軍,與滿蒙軍隊之間很大的一個劣勢所在。

人家有很多騎兵,甚至多數都是騎兵,來去如風,機動能力很強,可以快速地前進和撤退。

遇到了堅城,想打就打,不想到就繞開,而明軍就很難做到這一點。

明軍要想打個仗,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後方和補給,只能一步一動,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除非你有大批次的騎兵隊伍,否則,這個問題一時半會兒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不過,柳林堡與永寧州城並不算遠,差不多也是四五十里的樣子。

柳林堡在離石河的下游,而永寧州城也就是離石縣城,在離石河三川匯流的地方。

離石河之所以又叫三川河,就是因為除了離石河之外,在離石縣附近,它有兩條支流匯入,北邊的叫作北川河,南邊的叫作南川河,所以加在一起之後就叫三川河了。

洪承疇和王承恩等人率軍攜帶糧草輜重,早上從青龍渡出發,到了中午就到了永寧州城西門之外,路上一切順利,也沒有遇到賊軍的哨探。

等到他們來到了永寧州城的西門之後,才發現城中早已經是賊去城空了。

當然,說是賊去城空也不全對。

因為洪承疇派進城區的哨探,進去城中沒多久,就掩著口鼻奔行出來了。

城中沒有賊軍駐守,但卻不是空的。因為裡面跟柳林堡一樣,城裡面到處都是高度腐爛的屍體。

這一次,洪承疇可沒有時間再派軍隊進城去打掃清理了。

大軍就在城外的離石河邊埋鍋造飯,休整歇息。

而趁著這個大軍休整歇息的時間,如今已歸洪承疇撫標帳下的鐘得五,請令入城,去收斂自己叔父一家的屍首。

那些從永寧州城逃出的前永寧州守城士卒,也跟著一起去收斂戰友的屍首。

到了午後的未時,該收拾的都拉到了城門外的一處土丘上,全都挖坑埋了。

鍾得五的叔父鍾萬里畢竟是一個五品的知州,是正牌子進士出身的朝廷文官,所以洪承疇也親自前去,在其簡陋的墳頭進行了祭拜。

祭拜過後,大軍轉而往南,開始朝著五十里外的寧鄉方向進發了。

既然永寧州城已經成了一座邊地腐屍的鬼城,洪承疇也就不再擔心這個城池會被賊軍繼續利用了。

當天下午,酉時左右,大軍從北往南剛剛進入通往寧鄉的南川河河谷地帶,就接到前鋒人馬李文雲、鍾得五兩人派回來的哨探。

哨探報說,在距離寧鄉縣城北面五里處,官軍前鋒遭遇並擊潰了賊軍哨探人馬,眼下正繼續往南搜尋前進。

得知這個訊息,洪承疇、王承恩遂帶領麾下主力人馬,攜帶輜重,快速南下。

一個時辰走了二十多里山路,與李文雲、鍾得五帶領的前哨人馬匯合,就在距離寧鄉縣城北五里處一個靠山鄰水的地方安營紮寨。

寧鄉縣城處在群山環抱之中,東西都是高山,只有往南往北這兩個方向有路。

往南通往山神峪、神南峪、石口一線,往北則通往離石。

而且寧鄉縣城所在地,是一塊群山環抱的盆地,越接近縣城,地勢就越是相對開闊,總的來說,並不是石口那樣易守難攻的地形,而且也是方便大軍展開攻城的。

只不過洪承疇並沒有大軍可言,其麾下滿打滿算也就是三千來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娘娘病嬌又茶媚,一路宮鬥奪後位

一見生財瞄

穿成外室文裡的反派正室

遇羅

喪屍女皇快穿日常

雲上撫琴

混在美劇的金裝律師

一夢十五年

黑心蓮他改命求HE

螢迢

和造物主談戀愛

司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