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一三章 海上福地,日月當空照中華,哼哈大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聚眾講學這個問題上,李信則遠遠不如姜曰廣和張溥兩人了。
李信雖然也讀過不少的聖賢書,而且也是憑著自己的真本事考中的舉人,但是對於儒家經典博大精深的學問,他還是敬而遠之的,而且他這個進士的得來,也是完全仰仗了皇帝的親自拔擢,與姜曰廣特別是張溥這種飽讀儒家經典、鑽研儒家學問至少二十年以上的人來比,當然是大大不如了。
最重要的是,他對這些東西也不感興趣。
當張溥沉浸在為朝鮮計程車林派官員以及士林子弟們聚眾講學,沉浸於傳道授業解惑之中的時候,李信則向姜曰廣請示,希望與黃龍一起乘坐天津水師的部分船隻,前往大明的瀛洲鎮守府探看情形。
姜曰廣當然很快同意了。
如今正處在守候東南風的時候,往瀛洲島是順風,等他們再從瀛洲島返回的時候,相比返回大明的風期也就到了吧。
就這樣,三月下旬,當姜曰廣、張溥二人忙著給朝鮮的官辦和民間書院講學授課的時候,李信與黃龍一起乘船,從漢江口出海,往瀛洲島的方向駛去。
瀛洲島的位置在朝鮮半島最東南端的外海,與其說它距離東江鎮更近,倒不如說他距離南直隸更近呢。
從杭州灣乘船出海,去瀛洲島,恐怕來得還要比從皮島出海更快一些。
不過,從這個時代的漢城東南的漢江口出發的話,就要比在杭州灣出發近一點了。
李信、黃龍等人乘坐著兩條海船,三月下旬從大同江口出發,一路張帆順風,只用了十天時間,也就是四月初二,就到了瀛洲島北面的瀛洲澳。
如今的瀛洲澳已經整修一新,成為了瀛洲鎮守府北面最重要的一處港口,同時也是瀛洲鎮守府水師的駐泊之地,停靠著如今歸屬孔有德帶領的東江鎮後路水師船隊。
李信乘坐的天津水師戰船之上高高地掛著大明龍飛鳳舞的軍旗,所以港口的守衛遠遠一見之下,就知道這是自己人來了。
這個訊息很快報告給瞭如今已經改回了本姓的孔有德,同時瀛洲澳以南島內二十里外的瀛洲城也很快就得到了訊息。
等到李信等人在瀛洲澳守衛把總羅興林的引導之下,順利在進入港口停靠的時候,孔有德已經帶著水師上下的一干將領在岸上迎候著了。
把總羅守忠,就是之前的海盜羅阿醜,如今當了官軍水師把總,自然要有一個叫得出口的大名,於是東江鎮監軍御史兼瀛洲鎮守使毛維張就給他改成了如今這個名字。
這個名字的寓意很明顯,之前盤踞海盜之上打劫過往商船的海盜,轉而接受招安,成為大明官軍的一員,那麼就要守住這份忠誠,不能三心兩意、朝秦慕楚。
說起來也是出人意料,羅阿醜的名字一改,整個人的精氣神都不一樣了,之前阿醜阿醜的叫著,一個人就是想裝模作樣地振作一番,也會在這個稱呼之下很快變得猥瑣不堪,而如今,過去賊眉鼠眼、畏畏縮縮的羅阿醜,改了名字之後,還真的有了幾分大明官軍把總的氣概。
當下,羅守忠牽頭帶路,領著李信等人上了岸,黃龍在旅順口當守將的時候,曾經與孔有德這個出身東江鎮的將領見過面,此時一見之下,自是認得彼此,當下幫著李信一一介紹相識。
李信有著武英殿中書舍人的身份,此時又是大明出使朝鮮傳旨換約的副使,經黃龍一介紹,很快就得到了孔有德等一干瀛洲島水師將領的熱情歡迎。
孔有德是東江鎮出身,拍馬逢迎那一套自然是純熟無比,知道李信乃是御前紅人,身份貴重,一時間鞍前馬後,照顧的十分周到。
一行人騎著馬,沿著瀛洲澳通往瀛洲城的那一條如今加寬鋪平的道路,往瀛洲城的方向奔去。
剛到半路,就遇上來前來迎接的東江鎮監軍御史兼瀛洲鎮守使毛維張,以及東江鎮後路副總兵陳繼盛和毛維張的中軍將領畢登翰等人。
對於一手開創了瀛洲鎮守府的毛維張、陳繼盛等人,李信早已是仰慕已久,此番見面之下,當然也是興奮不已,立刻下馬見禮。
李信向姜曰廣請示要來瀛洲鎮守府,其實並沒有什麼必須辦的公務,更多的只是出於自己對瀛洲鎮守府的興趣。
畢竟在漢城閒著也是閒著,倒不如來看看當今皇帝在紫禁城中反覆唸叨,而且讚不絕口的瀛洲鎮守府及其將帥們,回去之後皇帝一點問起朝鮮情形,自己也可以順帶說一說瀛洲島的最新情況。
朝鮮方面的正使是姜曰廣,這次出使之功當然是姜曰廣為主,與此同時,另一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